37岁的张先生近半年来常感心悸、胸闷和气短,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 而且每天晚上睡觉时下肢肿胀。他从15岁开始喝白酒,“每天大约要喝1斤,不喝就难受”。在不久前的春节期间,他饮酒量增多,症状也越来越重。他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充血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酒精可以直接损伤心肌, 能加快心率,增加氧耗,使心肌疲劳;也可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酒精可促使冠状动脉硬化,减少心脏自身供血供氧, 使心脏肥厚或扩大;长期饮酒还可使甘油三酯增高,促使心肌纤维性变。酒精可引起心肌炎和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主要是酒精长期对心肌的慢性损害所致。
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较为隐匿,嗜酒者在不知不觉中患病。以下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
●有多年过量饮酒史,大多在10年以上。
●最初会在劳累或劳动后出现胸闷、心悸和气急症状,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可出现气急或出现夜间阵发性气急。
●下肢水肿为早期常见症状。
●X线检查显示心脏呈球形扩大。
●心电图检查异常,可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改变。
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与长期大量摄入酒精有密切关系,其治疗的关键是戒酒。无论病情严重到何种程度,多数患者在戒酒后病情都可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