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消化道肿瘤 内镜治疗又进一步

2018-12-12 09:43:37浏览:6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对于消化道起源较深的肿瘤,过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一直是鞭长莫及,唯有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病灶。哈医大二院消化科主

  对于消化道起源较深的肿瘤,过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一直是鞭长莫及,唯有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病灶。哈医大二院消化科主任刘冰熔教授大胆对ESD术式改进和创新,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并在临床上积累了20余个成功病例。

  ESD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日本消化内镜医师在世界上首次应用,此技术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cm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术后能提供完整的标本,有利于病理医生对病变部位是否完全切除(广度及深度)、局部淋巴结或脉管有无转移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且相对于其他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ESD减低了肿瘤的局部遗残率及术后再发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ESD手术操作难度大,且其切除深度仅仅局限于黏膜全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等胃肠壁的浅层。对于起源较深的肿瘤(来源于固有肌层),此法则难度甚大,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故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

  一般来说,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等四层。在ESD的启发下,刘冰熔率先提出了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EMD)这一全新概念,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临床。EMD以现有的ESD为基础,将内镜下黏膜剥离的触角延伸到固有肌层,使内镜下切除起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成为现实。

  同时,这一技术改变了内镜治疗过程中被动处理消化道穿孔的局面,课题组在EMD的术前,首先采取胃肠壁的消毒、无菌操作等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穿孔,即使出现了消化道穿孔,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能通过内镜下钛夹封闭的方法及时关闭“漏洞”,减少消化液渗出,术后甚至可以完全避免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出现。内镜固有肌层剥离术使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之苦,尤其是能够在根除肿瘤的同时,完整的保留胃肠道的结构和机能。

  近年来,刘教授和他的同事积极开展ESD和EMD两项技术的治疗,成功治愈了200多位此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刘冰熔教授近日受邀在第18届欧洲消化疾病周学术大会报道了这一技术。)

 

  延伸阅读

  2010年欧洲消化疾病周会议热点

  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会议是由欧洲胃肠病联盟(UEGF)自199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顶级的消化疾病学术会议之一。今年第18届UEGW会议上,各国学者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新技术,尤其是在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方面。

  比较新颖的有以下方面:

  荷兰学者L. Alvarez Herrero教授报告了一项关于Barrett食管(BE)治疗的内镜新技术:多环黏膜切除术(MBM)。该操作应用改良的静脉曲张圈套器完成,可连续切除多次,无须预先黏膜下注射。研究者对170例BE患者成功施行243次MBM治疗。91.2%的患者病灶被完全切除。治疗失败主因是溃疡或黏膜切除后组织疤痕形成,影响组织被吸入MBM帽中。急性并发症为出血,发生率为2.9%,均在MBM过程中内镜止血。未出现穿孔。早期并发症包括2.1%的迟发性出血,4例发生在48小时内,1例发生在6天后。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成功止血。术后有47.8%患者出现管腔狭窄,但可以逐步缓解。该技术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改良应用于BE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法国学者A.Duclos教授报告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预测因素的研究结果。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纳入275位行ERCP治疗的胆胰疾病患者,25例(9%)于术后发生胰腺炎。单变量分析显示胰管内注射、胆管插管时间超过15分钟和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预测因子。多变量分析显示,胰管内注射、胆管插管时间超过15分钟和年龄低于75岁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预测因子。研究者建议高危者应延缓经口进食以避免刺激胰腺,从而降低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消化道肿瘤 切勿轻视与过度重视

上一篇:

射频消融治疗胰腺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