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可随旱灾而至
旱灾是自然灾害之一,而且是一种渐进性灾害。由此可产生一系列公共卫生的危害,如大面积人群饮用水源缺乏及消毒条件受限,水陆野生动物栖息地发生变化,病死禽类及牲畜增多,可能增加某些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甚至导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如旱情持续过久,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性疾病流行。
据文献记载,1995年津巴布韦发生旱灾时,在水源的检测中发现,生活用水中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1992年非洲斯威士兰在干旱灾期暴发了大肠杆菌O157疫情;2005~2006年肯尼亚发生旱灾时,因水源更新不及时,使得伊蚊繁殖增加而导致基孔肯雅热暴发。
在我国,据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10月~2009年1月,我国部分旱灾省份的肠道传染病疫情有所上升,局部地区也存在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如果旱情持续恶化,将发生难民迁移,并带来灾民安置点等一系列相关的传染病预防问题。
七项措施保安康
1.加强水源保护及饮用水卫生。
提供足量、安全的饮用水是降低水源性疾病暴发风险的首要措施:
①在农村,应划定临时饮水水源区域。
②加强自备水井的消毒处理。尤其应注意干涸水井再次蓄水后需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而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饮用水消毒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应保证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使水中的余氯浓度达到0.5mg/L(可用简易的现场检测工具进行余氯浓度的测定)。
③自河道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应严格做好水质净化、消毒工作。
④针对城市饮用水的管理,主要应做好末梢水、出厂水的水质检测工作。
2.加强对农村地区厕所的卫生管理及粪便清理。
①尽可能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做到及时掩埋。
②对患者的粪便及呕吐物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食品或通过空气传播。
3.加强饮食卫生。
①选择含水分较多的定型包装食品。
②适当提供不易被污染和微生物不易繁殖的蛋类、豆类、大蒜等富含蛋白质,且具有预防肠道传染病作用的食品。
4.严密防范病媒生物侵害。
持续的干旱会减少水资源和食物,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将发生改变,病媒生物可能会进入人类的劳动生活场所,从而增加动物致伤的风险,并通过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气溶胶等方式感染人类。因此,灾区应及时、合理地开展监测及控制鼠类、蚊子、苍蝇、蟑螂、跳蚤等病媒生物的工作。
5.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①饭前便后彻底洗手。
②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
③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
④不吃生肉和未经消毒的乳制品。
⑤不剥食病死牲畜。
⑥吃用方便食品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6.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
7.发现疫情立即报告,进行隔离。
①个人如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并及时就诊。
②若为群体性发病,需立即向卫生机构报告相关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