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艺萍□
“十一”过后的哈尔滨,天气转凉,飘落的树叶渲染着初秋的萧瑟。25岁的失明女孩苏玉莹站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绝望的泪水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就在这时,一声问候从耳畔传来:“孩子,怎么哭了呢?”
问候玉莹的是来火车站送人的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静脉配置中心主管护师杨坤。玉莹告诉杨坤,自己4岁时被查出患有脑部囊肿,但因家境贫寒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随着渐渐长大,囊肿的压迫让她的视力越来越差,从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发展到彻底失明。
“我跟随姑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哈尔滨,辗转各家大医院求医,但很多医生都说囊肿的位置特殊,治疗难度很大,不适合手术治疗。”说到这,玉莹又难过地哭起来。
玉莹的不幸遭遇让杨坤很难过,她决定帮帮玉莹。杨坤带着玉莹来到自己所在的哈医大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时,正赶上科主任梁鹏刚刚做完手术。梁鹏仔细看了玉莹的检查资料,认为玉莹脑部的囊肿已经生长多年,且与脑室相通,并有持续增大的迹象,治疗难度确实很大,但若能通过手术控制囊肿的继续增长,病情会有一定的缓解。
听说自己的病可能有救了,玉莹喜出望外,赶紧回家筹集医疗费用,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医疗费用的缺口很大。杨坤得知情况后打电话给玉莹:“孩子,你先过来手术,不够的部分姐先帮你垫上。”
就这样,杨坤为玉莹垫付了8000元,再加上当地的民政救助,终于凑够了手术费用。11月上旬,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检查显示,玉莹脑部的囊肿已经完全消失。玉莹又能看见阳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