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微量苯甲酸对人无害

2018-12-06 14:01:10浏览:4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郑灵巧□  2月18日以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我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的消息,引发了社
□本报记者 郑灵巧□ 
  
  2月18日以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我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昨天,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通过网络发布了该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组专家的分析,并公布了乳制品与苯甲酸的相关科学信息,称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少量苯甲酸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据介绍,2月18日,国内诸多媒体引用国际专业期刊《食品管理》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以“婴幼儿奶粉含苯甲酸大多超标”为题进行了大量报道,强调“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中国奶制品中大多检出了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凤凰网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月23日,在被调查的6197人中,超过94%的人认为“奶粉中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将产生长期健康影响”。短短一周内,数以百计的网上评论声讨中国乳制品的安全性。为此,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院士组织下,食品安全工作组专家对乳制品含有苯甲酸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讨论,得出3点结论:一、部分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存在事实夸大和误导;二、苯甲酸是天然存在于乳制品中的正常成分,不涉及安全问题;三、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甲酸含量甚低,不会危害消费者,包括婴幼儿的健康。

  专家指出,本次风波起源于在“牛乳、婴儿乳粉”中检出苯甲酸的一项研究。对照论文原文,有些媒体的报道与原文内容有根本的区别。由于苯甲酸在牛乳、发酵乳中天然存在,而且其含量又可经乳酸菌等发酵增高,对乳粉中检出少量的苯甲酸不必过于担心。我国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定,苯甲酸盐使用范围包括饮料、糖果、调味料等。目前在乳制品中检测出的苯甲酸含量最高为110毫克/千克,远低于其作为防腐剂可使用的量(约1000毫克/千克)。而且,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甲酸与作为添加剂的苯甲酸盐完全是两码事。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甲酸量起不到防腐作用。

  专家说,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少量苯甲酸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国际专家组织推荐的苯甲酸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即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人每天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是安全的,即使有人吃到论文中苯甲酸检出量最高的普通乳粉(110毫克/千克),则要每天吃2.7公斤的乳粉,才会超过300毫克这个安全值,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体重5千克的婴儿每天摄入25毫克苯甲酸是安全的,即使吃到论文中苯甲酸检出最高的婴儿乳粉(88毫克/千克),每天摄入不超过284克的乳粉也是安全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有了国家标准

上一篇:

走路不稳别忘查视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