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风预警走向应用

2018-12-13 10:46:31浏览:47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见证者: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黄久仪   我国是中风(卒中)的高发国家,平均每12秒即有1例中风发生,每21秒即有1人
见证者: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黄久仪 
 
  我国是中风(卒中)的高发国家,平均每12秒即有1例中风发生,每21秒即有1人因中风而死亡。

  目前,一项名为“社区脑卒中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研究”的国家 “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正在进行中,北京、上海、湖南、四川等10家知名科研机构、近千名科研人员参加了研究。

  实际上科技部和卫生部从“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对中风防治研究就进行了部署,“十一五”的重点目标是实现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化。

  这项工作追溯起来,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二军医大学王桂清教授早期开始致力于中风预警手段和预防药物的研究。1997年,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成立,王桂清所长领衔继续这项工作的研究。通过多年努力,逐步建立了一套中风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方案。其中,科研人员还开发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预测中风;研制出中药,对高危个体进行干预。上述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2001年期间,在上海市南汇区70万人群开展了中风预防试点。通过3年的预防,全区中风病人减少1011名,中风平均发病率下降40.5%,死亡率下降34.8%,接受药物干预的高危个体比非药物干预的高危个体中风发病率降低50%以上。此外,在其他多中心协作的研究和长期跟踪的研究中,也收到了类似的效果。

  院前早期识别与快速转诊救助是挽救中风病人的生命、减少残疾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在中风病人中,约2/3为脑梗死,另1/3为脑出血。对于脑梗死病人而言,若能在发病后3小时左右使被堵塞的血管再通,可使处于严重缺血状态的脑组织恢复供血,使病人的大脑获得新生。目前的项目就是探索如何让普通百姓在中风发病后能够尽快识别,快速呼救以及如何正确选择救治医院等问题。

  目前,预防、早期识别和康复的适宜技术已经基本具备,研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至2010年,有望为我国中风预防提供一套有效可行的预防方案和简便易行的中风院前早期识别与出院后家庭及社会康复方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抗生素滥用都是医生的责任吗?

上一篇:

医患关系≠合同关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