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会让我们找回自信
见证者:济宁医学院职业卫生研究所教授 王 林
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如今,它拨乱反正的历史意义和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深远影响,早已被实践所证明。科学大会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作为全国科学大会获奖者之一,我走出了动乱年代的迷茫和压抑,重新找回了科技工作者的尊严和自信,提升了我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在极端困难和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国内尚属空白的振动病研究。我们自发与专业同行组成了振动病防治研究协作组,深入现场,开展振动作业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合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撰写、发表了较为系统的多篇研究报告,参加了学术交流。在我国著名职业病学家吴执中教授的积极推荐下,获得了这项最高奖励。
从此,我们长期坚持把振动病防治作为研究方向,与同事们一起,先后获得国家和部(省)级资助的多个科研项目,相继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出版《振动病》等学术著作20余部(包括参编)。特别是在振动病诊断指标的研究中,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诊断标准和卫生标准:《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主持修订、起草了新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科学大会之后,年过半百、已晋教授的我,决心出国深造。经过八个月苦读,终于通过考试,于1988年作为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进修,成为熊本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在著名职业卫生专家二冢信教授、山田信野教授等人的帮助下,继续进行振动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此后我能够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交流和主持专题讨论,多次邀请国外同行来访、交流,都与这段经历分不开。
医学模式改变着行医观念
见证者: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美英
在综合医院,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悸等躯体不适症状,但做各种相应的检查后,却找不到与症状相符的器质性疾病。如果我们每个医生都能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来审视这种自我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的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患者可能出现了心理疾患。
过去,在日常行医过程中,由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医生还只是关注患者的躯体表现,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了解。在面对躯体疾病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时,常常觉得如坠迷雾之中,容易发生漏诊、误诊、误治,或导致病情曲折,明显增加医疗成本,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或医疗费用的浪费。
“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用整体观念看待健康和疾病现象,把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看成是生命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不再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这种认识论上的进步,对于临床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如鱼得水,甚至成就了很多名医。
人类疾病的产生和变迁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20世纪前半叶,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传染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后半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那么到了21世纪,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什么?毋庸置疑,那将是心理障碍。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心理障碍的患者必将成倍增加。各科临床医师在诊治病人时,观念上也在不断更新,重视心理问题,预防和积极处理心理行为问题必将成为行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术交流令我们开阔眼界
见证者: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博士 王全楚
在第十届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上,第二届乙肝治疗辩论赛全国总决赛正在紧张进行。经过半年的角逐,成都队和郑州队从全国3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在总决赛中相遇。参赛队围绕“长期抗病毒治疗,基线水平和早期应答,谁对于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更大”和“乙肝孕妇是否应当在指定医院分娩”等辩题展开了激辩。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则在紧张评判和打分。
改革开放30年来,医学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术交流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上,还是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明显地感觉到,近年来学术会议日益频繁,档次不断提高,省会城市从过去的两年一会发展到月月有会,旺季时几乎是每周一会,既有二三十人的小型研讨会,又有几千乃至上万人规模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的临床大夫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北美和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肝病年会。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也频繁被邀请来中国作学术报告。过去在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偶尔举办的国际会议上使用的中英文同声翻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年轻学者在台上进行现场翻译或不用翻译直接面对听众。
近年来,医学辩论赛逐渐成为学术交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家之所以喜欢这种新颖的学术探讨模式,是因为长期以来那种“你讲我听,你当老师,我做学生”的被动听课模式不再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他们更多地喜欢亲自参与其中,进行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交流。加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之快捷、信息容量之丰富远远超出了“手抄笔记”的工业时代,先生和学生的身份也时常发生着转变。谁能够掌握最新信息谁就是老师。
医学发展引导着医生进步
见证者:黑龙江鹤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班甡生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我进入医学领域也近30年了。我深深体会到医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医学科技引导的结果;只有医学科技不断发展更新,从医人员的观念才能改变,诊治技术才能进步。
做主治医师后,我的重点从诊断技术训练逐渐转向独立的治疗技术上,老师们逐渐由带我切除外伤的脾脏,到指导我切除脾脏,最后逐渐让我领着下级医生去切除脾脏。这时医学科技有了新的发展,切除脾脏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在此项目的研究崭露头角。先进的脾脏切除技术让我的手术成功率保持高位数,甚至有时还独自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切脾技术已经走向成熟。恰在此时,不稳定的红灯时隐时现,那就是切除脾脏有时出现脾窝感染积液。尽管分析原因一是可能由开放性脾损伤造成,一是可能受伤前就有肝硬化等病理脾造成,但毕竟是推断。这个问题促使我对脾方面的新技术开始搜集和学习。经过学习才发现,原来我国和国外研究人员对脾功能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我有机会接触到国内研究脾脏外科的带头人,惊讶地发现,我国的脾脏研究已经发展到世界领先地位,不但对脾脏基础功能出现了再认识,即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对儿童至关重要;而且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保留脾脏手术的临床实践,包括修补外伤脾和移植外伤脾。由此回想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脾窝感染的记录,不就是切脾后免疫功能低下才造成感染的吗?于是在临床工作中我开始注意保脾手术。在研究脾功能上,我从临床角度对脾功能进行了观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提出的脾损伤的分类方法,得到临床一线专家的一致赞同:“就应该这样,怎么干就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