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裴丽坚 黄宇光
国外,围手术期过敏反应占医疗诉讼的3%~10%,在我国尽管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但诊断过敏反应的手段较国外还相对落后,医生的认识也有待提高。本文重点阐述国外诊断学进展。
占麻醉相关死亡率的3%
在澳大利亚和法国,麻醉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10000和1/20000。最近,法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过敏反应占麻醉相关死亡率的3%。据英国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报道,10%的麻醉相关即刻高敏反应是致死性的。此外,大约60%的麻醉相关即刻高敏反应由IgE介导。肌松药最常见,其次为天然乳胶和抗生素。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可发生在任何时间,最常见的是麻醉诱导之后,静脉注射麻醉药数分钟至数秒钟后出现。天然乳胶或通过其他途径给予的药物(如美兰、氯己定)所致的过敏反应通常表现迟滞,可在手术开始后30~60分钟出现,但也可出现即刻高敏反应。随后的变态反应学检查有助于明确即刻高敏反应机制、“犯罪”过敏原。
变态反应学评估手段
变态反应学评估包括生化检查和皮肤试验,生化检查分体内体外两大类。体内生化检查如对体内组胺浓度、类胰蛋白酶的检测等。一些学者认为测定组胺和类胰蛋白酶浓度有助于诊断麻醉中过敏反应;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仅测定类胰蛋白酶浓度即可。
体外生化检查可通过放射性过敏原吸收试验(RAST)证实IgE抗体的存在。该试验用于证实患者对肌松药过敏,适用于确诊“犯罪”过敏原又无法做皮肤试验的患者。其结果与皮肤试验的符合率约为80%。目前测定特异性IgE仅限于肌松药、硫喷妥钠和天然乳胶。其他试验方法可间接检测某一麻醉药特异性IgE。皮肤试验是诊断由IgE介导皮肤肥大细胞对可疑过敏原反应的金标准。
肌松药、天然乳胶和抗生素是最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在我国,诊断过敏反应的手段较国外还相对落后,一方面应提高麻醉医生对过敏反应的认识;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麻醉学科与变态反应学科之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试验室检测方法。此外,目前诊断试验中所面临的挑战是诊断皮肤试验阴性,但对局麻药或天然乳胶过敏者,注射局麻药或接触天然乳胶30分钟后仍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