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镍铬烤瓷牙是否导致镍铬中毒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实,要解开这个结,需要对镍、铬的毒性特征有所了解。
构成镍铬烤瓷牙金属支架的主要成分为镍77.95%、铬12.60%、铁1.95%、钼5.00%、铝2.90%、钴0.45%。从成分组成可以看到,镍铬烤瓷牙的外冠是陶瓷粉或其他材质,客观上限制了镍、铬与口腔的直接接触。
镍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 成年人每天需摄入约600微克的镍,主要由食物中获取。当人们使用含镍的不锈钢餐具时,也构成生活性接触。有研究报道,缺镍可使胰岛素的活性减弱,糖的利用发生障碍,血中的脂肪及类脂质含量升高。镍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人体吸收的镍通常是可溶性镍盐,有研究报道金属镍粉基本上不被吸收。人在特定条件下过多地接触镍及其化合物,可能会影响健康。作业工人呼吸道吸入高浓度金属镍粉,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性损害,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有报道说,开采、冶炼镍的工人,由于长期接触硫化镍、氧化镍及可溶性镍,患肺癌、鼻咽癌危险性增加。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接触金属镍和肿瘤危险性有关,也没有证据表明镍会导致肾脏损害。
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三价铬参与人和动物体内的糖与脂肪的代谢,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是有害元素,长期接触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并诱发肺癌。
铬的污染来自于铬矿冶炼、耐火材料、电镀、制革、颜料和化工等工业生产以及燃料燃烧排出的含铬废气、废水及废渣等。铬中毒主要来源于六价铬。六价铬可通过水、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如果室内尘埃与土壤中存在六价铬,也有可能被摄入体内。长期接触六价铬,可能导致肾小管损害,表现为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
消化道吸收率很低 镍和铬的金属形式通过消化道吸收率很低。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镍、铬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目前还没有镍、铬生活性接触导致健康损害的依据。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人体生物样品中镍、铬浓度的标准正常值。基于医学研究的需要,各个相关实验室给出的只是参考值,还不能完全满足衡量剂量-效应关系的需要。而三价铬和六价铬在生物体中扮演了完全不同的角色,绝不是“体内铬含量多少”所能涵盖的。
镍、铬作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质,其接触途径必然是多元化的,这意味着不可能将环境污染降低到零。了解化学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多重效应,需要知道剂量-效应关系。镍和铬的健康效应已经和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健康影响是可知的。因此,科学地看待其存在,可能会给我们一个稳定的心态去从容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