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
■病例 患者男,47岁,曾因腹痛、排便困难住进某肿瘤医院。该院医师发现直肠肿块,怀疑为直肠癌,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直肠狭窄而行肠切除肠吻合,病理报告为炎症,未见癌。术后因腹部伤口裂开,一个月后再次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一直有腹痛,且近年来疼痛加剧,发现下腹部肿块进行性增大,大小便困难入我院。
查体:消瘦,腹部隆起,下腹部扪及肿块,肛查距肛口5厘米扪及直肠外肿块。盆腔CT:盆腔内可见巨块状低密度灶与骶椎关系密切,相应骶椎骨质破坏,诊断为脊索瘤。
■分析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残余的异位脊索组织,少见。脊索瘤易发生于成人男性,50岁后发病率高。本患者的病程变化符合发病规律,但却被误诊,在此提出几个避免误诊的办法:
1.对无任何原因的下腰痛及所谓的坐骨神经痛,特别是夜间疼痛加重或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本病。
2.骶部肿块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凡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常规做直肠指诊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直肠外肿块误为直肠内肿块。
3.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慢性腰腿痛的可疑者,特别是年龄偏大者,摄骶椎正侧立片更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骨质轻微破坏时,加上肠道有气体及粪便重叠,常显示不清,易误为正常。因此,疑为骶椎肿瘤者,应先用泻剂或灌肠,清除肠道积气与粪便,然后摄以骶椎为中心的正侧位片。如果可疑最好再摄断层X线片。
4.CT检查对确定肿瘤具有定位和定性价值。MRI扫描是评价脊索瘤非常有益的手段。当CT扫描发现骨性破坏后,应常规进行磁共振检查。脊索瘤T1像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像上呈高信号。分叶状的高信号病变与低信号分隔明显。值得提示的是磁共振可以区别肿瘤类型,一般经典脊索瘤比软骨型脊索瘤呈更长的T1和T2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