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我首例肝胆外科机器人手术成功

2018-12-13 11:05:33浏览:86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彭雪征莫鹏记者于莘明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今天上午9时,二炮总医院。无影灯下,近1.8米高、身穿银灰色衣服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彭雪征 莫鹏 记者于莘明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今天上午9时,二炮总医院。无影灯下,近1.8米高、身穿银灰色衣服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开始了它在中国首例不开腹的肝部肿瘤、胆囊和直肠癌切除手术。60分钟后手术成功完成,69岁的女患者腹部只有几厘米的小创口,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即能下床活动。这标志着我国外科微创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院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 

  院长姜合作欣喜地告诉记者,这台引进的价值2000多万元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钢铁之手替代人手,深入人体内部,游刃有余地游走、腾挪、缝补修葺,一周内已连续成功实施了5例手术。尤其适合于肝胆、普外、泌尿、心脏、妇科等多学科复杂外科手术。 

  上午,患者全身麻醉后,医生在患者腹壁上打4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机器人直径不到1厘米的4个机械臂通过这些小孔插入患者腹腔内。这时,手术视野图像通过机械手臂被放大20倍后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医生通过“多功能控制台”的三维成像系统看清了患者腹腔结构,迅速确认了患者腹腔需手术部位。通过遥控,机械臂开始360度7个自由度灵活运动,4个机械臂犹如绣花女的手来回上下转动,医生和机器人配合默契。 

  手术机器人由3部分组成:手术者操作主控台;机械臂、摄像臂和手术器械组成的移动平台;人眼睛能看到微观层次的三维成像视频影像平台。 

  据介绍,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开腹,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较多、疼痛较明显,而机器人突破了人眼、手臂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手术医师的操作能力,同时机械手上的稳定器,具有人手无法相比的稳定性、重现性及精确度,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由于创口仅1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存活率和康复率均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京医院肝胆外科成功救治两例腹部多脏器严重损伤患者

上一篇:

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64排CT广受患者青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