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记二军医大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景在平

2018-12-13 11:12:04浏览:8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特约记者赵建伟本报记者唐先武张强 图为景在平(中)在做手术。  前不久,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在上海召开。二军医大长海医院血
特约记者 赵建伟 本报记者 唐先武 张强  


图为景在平(中)在做手术。

  前不久,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在上海召开。二军医大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全军血管外科学组组长景在平成为了焦点。这位曾经的“外科激情小子”,如今已成为我国腔内血管外科的奠基人。 

  从1997年首次举办大会只有两位德国教授和一位技师参加,到2008年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位外国专家出席,腔内血管学大会已经成为整个国际会议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一变化,景在平颇有感慨。同行们都知道,这样的变化,离不开景在平在腔内血管领域孜孜不倦的科研创新。 

  把“死路”走“活” 

  腔内血管学这个概念在世界上是由景在平首先提出的,现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这是对国内外腔内血管领域的历史、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最好的凝练和概括”。 

  发展历程还得从1989年说起。当时,长海医院普外科分专业组时,那些较成熟的专业组几乎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此时,景在平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毅然选择了当时完全空白的血管外科。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他在国内各单位进修学习,发现当时血管外科大动脉手术死亡率高,小动脉手术阻塞率高。 

  景在平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血管外科这条“死路”走活。要走活,只能靠创新! 

  景在平总结了当时国际上血管腔内诊治研究的成果,归纳出了“四诊四治”的内容,首次提出了“腔内血管外科”的概念。在“四诊四治”中,他选中了血管镜作为进入人体血管腔内的研究切入点。当引进血管镜的申请报告提交到领导面前时,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现钱支持你,但可以给政策。于是他在1990年自己贷款62万元引进了我国首台血管镜系统,精心完成了一系列诊治研究,成功开启了“腔内血管外科”实践的大门。 

  1999年,第二军医大学组织“学科创新巡讲团”,景在平成了当然人选。当在南京的一场巡讲成功结束时,时任南京海军医学院训练部长的戴荣(曾经断言景在平的选择是“死路一条”)出现在景在平面前,感慨道:“人家是十年将生铁磨出一方宝剑,你是十年把‘死路’走成一条活路!” 

    病人成为最大受益者 

  2007年11月23日,景在平通过腔内隔绝术为大庆下岗职工马赛龙成功放置了腔内移植物(人工血管),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约90分钟,威胁马赛龙生命8年之久的巨大胸主动脉瘤终于被取出。这是世界首例曾经实施开胸动脉瘤包裹术,并有三次胸主动脉瘤破裂,血液进入肺内导致大喀血的危重病人被彻底治愈。 

  这天正是景在平在国内首次成功实施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10周年纪念日。经过10年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我国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已经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腔内血管学从理论上主要源自景在平最先提出的“腔内血管外科”的概念,主要反应了腔内微创技术向血管外科的渗透发展。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腔内隔绝术”的概念,进一步反映了腔内微创技术在血管外科尤其在大动脉瘤外科中更强的发展趋势。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思索的基础上,景在平原创性地提出了“腔内血管学”的概念,全方面涵盖了腔内血管领域中的所有内容。 

  如今,原先的剖腹大手术已被景在平简化为只需在患者股部切一个约2厘米的小切口,再将人造血管从单侧股动脉导入,慢慢送至腹主动脉瘤瘤体内,即告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术对患者损害小、手术并发症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使许多高龄、多病并存而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获得了有效救治。 

  科技创新是临床发展之魂 

  2008年10月23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景在平、国际血管协会主席意大利人比亚兹、国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瑞典人托马斯3人联手“动刀”,经过5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成功为一名90多岁高龄危重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了微创腔内隔绝术。这标志着人类在攻克动脉瘤的医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2007年10月18日,在长海医院,中国血管外科的另一项“第一”———首例“一体化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获得成功。创纪录者同样是景在平。 

  同台手术的世界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协会主席爱德华·迪曲克,对景在平娴熟的操作技巧及对腔内血管外科独到的见解赞叹不已:“景在平教授不仅在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大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治疗方面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在临床医学上的不断的科技创新才造就了今天的景在平。 

  景在平和他的助手们夜以继日地查资料、做实验、动手术,抢占了一个又一个血管外科制高点,用微创治疗方法将一个又一个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拆除。 

  他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肯定,先后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疗成果奖,以及全国普外学术论文一等奖、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奖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解读最新膀胱癌LESS根治术

上一篇:

福州总医院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