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补“心灵之钙”越早越好

2018-12-13 11:12:59浏览:8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我在解放军总医院药材处工作期间,曾多次配合医护人员抢救过自杀的青少年。他们大的20来岁,小的只有十几岁,自杀方式多为喝

  我在解放军总医院药材处工作期间,曾多次配合医护人员抢救过自杀的青少年。他们大的20来岁,小的只有十几岁,自杀方式多为喝农药或吃安眠药。这么好的年纪,过着这么好的生活,为什么要自杀?从表面上看,不外乎老师或家长的某次批评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要么是他们的某个要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再不就是在学习或恋爱中受到了挫折。但细究核心原因,是这些孩子“心灵缺钙”——缺少挫折教育。由于“心灵缺钙”,他们遇到一点芝麻小事就想不开,就自杀。一些司法工作者认为,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也与孩子“心灵缺钙”密切相关。

  心理学专家一再呼吁:家长应当有意识地让孩子承受一些磨难与挫折,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据报道,日本为了提高中小学生承受磨难与挫折的能力,长期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而在我国,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观念上存在着片面性,以为只要让孩子学好了数理化、英语和电脑等知识,孩子就理所当然能成才。于是,天天把孩子置身在“安乐窝”里,只让孩子读书,不给孩子提供成才所必须经历的挫折,使孩子本该形成的生活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被扼杀了。有的初中生乃至高中生洗手绢、洗袜子之类的简单事情都不会做;有的学生遇到一点小小的不顺心就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或出现本文开头提到的自杀;有的学生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可一到社会就碰壁,一碰壁就怨天尤人,一筹莫展。在一些人才交流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宁可选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也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

  我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拥有500多名专家,其中很多人蜚声国内外。他们不论是白发老专家还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不论是留学回国的“海归”还是土生土长的新秀,无不是由知识和磨难共同造就而成的。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回忆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倍感欣慰的不是自己拥有多少知识和做了多少贡献,而是那些曾经砥砺他们成长的艰苦岁月。不少专家甚至对自己在青少年时代所遇到的磨难与挫折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称这是受益终身的财富。至今,我院许多执教硕博研究生的导师在指导弟子时,依然要求他们既要有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也要有化挫折为动力的能力,认为二者的重要性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H·哈特写了一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书,以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对人的成就与挫折的关系作了诠释。我是在将近40岁时读到这本书的,却依然能感受到补“心灵之钙”的好处。今天,我把当时写下的感受呈现出来,供正在培养孩子的父母参考——

  这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喜欢磨难和挫折,但每个时代的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磨难和挫折。于是,弱者被淘汰,强者得生存。既然这是规律,那就不能只给自己补生理所需的钙,还要补补由磨难与挫折“组方”而成的“心灵之钙”,而且,补得越早越好。(北京  肖忠武)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唐都医院举行乳腺增生大型义诊义治活动

上一篇:

疑难阑尾炎患者手术的定心丸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