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大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 寸恩浩
脑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肿瘤的临床表现随肿瘤内分泌影响不同以及在不同患者身上的生长方式不同,而表现各异。自从100年前英国医生霍利斯(Horsley)进行垂体瘤切除术到现在,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医生们也更趋向于将垂体腺瘤的治疗规范化。
个体化治疗则是近些年才被医生重视的,而大多数患者对此还不了解。举例来说,看病就像吃饭,规范化就像在麦当劳就餐,食物像工厂化生产,标准统一,但千篇一律;个体化就像在法国餐厅,您可以向大厨要求吃几分熟的牛排。显然个体化治疗是更高级的追求目标。然而不能忘记,规范化是实现个体化的基础。同时,您也不能提出太过分的要求,让法国大厨为您做一道日本寿司,这是他们做不到的。
假如有一位女士因为头痛、月经紊乱到我们神经外科就诊,被诊断为垂体腺瘤,作为医生,我要通过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做相关检查,确认她的肿瘤类型(泌乳素型垂体大腺瘤),决定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果手术,需要开颅手术还是经鼻蝶手术?手术后是否还需要放射治疗?如果需要放射治疗,要做普通放疗还是伽马刀治疗?病人是否需要激素替代治疗,需要什么样的激素替代治疗?这些问题必须由医生和患者共同选择。医生这里已经有了规范化的、成熟的治疗方案,而患者要向医生提出自己的治疗要求,由医生根据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为有多年垂体腺瘤治疗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我希望患者真诚地向我提出他自己的治疗要求。我们之间相互沟通,讨论得出最佳治疗方案。我最不愿意听到患者说的话就是:“医生,我没什么要求,治好就行。”
还以上述这位女士为例,她如果有生育要求,我就尽量避免放射治疗,手术也尽量做肿瘤切除,避免扩大切除。如果她有心脏病不适合手术,我就建议她服用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根治肿瘤,但可以缓解症状,甚至可以生育。假如她没有生育要求,希望肿瘤不再复发,我就尽量做扩大切除手术,术后还可以做放射治疗。正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医学科学还不能让每个患者完全满意的情况下,这种强调个体化治疗是对患者权益的最人性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