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可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事实包括:全球变暖,北极海冰面积退缩,全球大范围的降水量变化,海水盐度变化、风场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等。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极端气候现象频繁,除了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外,其最终影响结果是人类的健康。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安全的饮用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居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公众健康所必需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寿命。以下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些具体影响:
1 极端天气气候
热浪和寒潮
热浪可以导致死亡率在短期内升高。如果热浪频率和密度升高,那么相应的死亡和严重疾病的危险性也增高。在极端高热天气中,大多数和高温相关的超额死亡的人都患有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老人、幼儿、身体虚弱的人和慢性病患者都是会被影响的高度危险人群。
寒潮一直是北纬地区的一个问题。在那里,几小时内便可以达到非常低的气温并将延续很长的时间。偶然的冷空气暴露主要发生在户外,比如酗酒者、流浪者、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户外工作者,还有老年人。
飓风、暴风雨(雪)和洪水
飓风造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气候自然灾害。飓风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和死亡。飓风,以及伴随的其他气候因素造成的自然环境改变和人群生活、居住条件的恶劣,更是威胁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
洪水是最常发生的自然天气灾害,暴雨常与洪水伴行。这些极端天气能摧毁基础设施、人类居住地,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包括死亡、伤害、传染性疾病、有毒物的污染,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和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降低导致慢性病患者治疗困难。
暴风雪带来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包括:冻伤增加,诱发心脑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的疾病,食物中毒,精神心理障碍,跌倒、交通事故、一氧化碳中毒、烫伤、雪盲等意外增加。
干旱
干旱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死亡、营养失调(营养不良、蛋白-能量营养失调和/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传染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极端干旱条件导致人群生活用水,以及饮用水的减少和缺乏,更可导致人群的健康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疾病的传播发病。
干旱造成农作物的显著减产,降低了食物的多样性和减少了人类可进食物的总体消费量,因此可能导致微量元素和营养缺乏。干旱可以导致人口流动,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人群的迁移带来人口的过度拥挤,安全饮用水、食物和住所的缺乏,进而导致传染性疾病、营养失调的增加。
此外,干旱还可以通过影响某些传染病的空间分布、密度、季节性周期及其他媒介生存和传播条件,进而影响这些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从而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2 空气污染
天气在所有时间尺度上决定空气污染物的发展、传播、分散和沉积。空气污染事件经常同静止的或缓慢移动的反气旋或高压系统相联系。沿反气旋系统侧面的气流能运送臭氧前体物,为一次臭氧事件创造条件。和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的一些天气模式可以提高城市热岛效应的发展,从而影响一些污染物的水平和时间。
有研究显示,高度的空气污染的暴露同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过敏性鼻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以及增高的入院率和死亡率有关联。
3 致敏原和疾病
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导致造成人群敏感的一些过敏原的时间、空间、种类的变化,因而人群中和过敏原有关的疾病的发病频率也会有相应的增多。
在北半球,气候改变引起了春天花粉期的提前到来。由此可以推断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季节性的变化。而长期、反复的敏感状态导致呼吸道慢性感染,以及继发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患和肺心疾患与相关的超额死亡。
4 食物的安全性
气候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食物的安全性来影响人类健康。
高温更容易使食物变质有毒,如沙门氏菌的产生。有调查显示,随着每周或每月温度每升高一度,报道的病例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同时,温度升高也使一些有害动物的活动更猖獗,如苍蝇、啮齿类动物和蟑螂,从而使食物被这些动物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
海水中的有害赤潮产生的毒物可以通过污染贝类从而引起人类疾病,而气候变化可以影响赤潮的产生。比如,当有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赤潮发生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大增加。在厄尔尼诺活跃的1998年,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发生多次大规模的赤潮事件。又如海水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数量,依赖于沿海海水的盐度和温度。2004年在阿拉斯加沿海水域暴发了一起归因于食用被污染牡蛎引起的食物中毒。
5 媒介传播疾病
媒介传播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包括:媒介的存活和繁殖;媒介的叮咬率和细菌在媒介生物体内的繁殖速度。
媒介、病原体和宿主都在最佳的气候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常见媒介传播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黑热病、莱姆病、虱传脑炎等。
高温、降水变化和其他气候变化将改变许多媒介传染病的时间、空间分布和传播周期,其主要影响是扩大了其分布范围和周期。尤其是蚊类能够传播疟疾和病毒病,如登革热和黄热病。气温升高将提高蚊子的繁殖能力,并缩短病原体在生物媒介内的生长周期。但非常热且干燥的气候条件也能够削弱蚊子的生存能力。
6 经水传播的传染病
强降雨可以将地球上的微生物病原体转移到饮用水源里,从而导致隐孢子虫病、贾第鞭毛虫病、阿米巴病、伤寒和其他感染。
全球变暖改变了海水环境,从而改变了人类消费海鲜而引起生体毒素中毒的危险性。比如,雪卡毒素在热带水域中则扩散更广。升高的海面温度也将提高赤潮的发生率,从而直接影响人类健康。
地表水的质量、数量的改变也可能影响腹泻病的发病率。腹泻病既包括由细菌如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和伤寒杆菌引起的,又包括隐孢子虫病、贾第鞭毛虫病、阿米巴病等寄生虫病,也包括甲肝等病毒性疾病。能否被霍乱弧菌和伤寒杆菌感染取决于水或食物中该细菌的浓度。气候能通过提高传染性病原体(霍乱)的生物蓄水的增加或通过减少河塘水来提高细菌(伤寒)的浓度,从而直接提高细菌在水中的数量。洪涝可以引起公共水源被细菌和寄生虫同时污染,干旱能够提高有限水源内细菌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