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胸科教授 Peter Barnes
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可治疗的疾病,会逐渐限制患者的生活,是全球范围内一种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其症状包括咳嗽、咯痰和活动后气促。这些症状会经常出现恶化,并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最严重的情况下,COPD甚至会限制患者进行诸如洗漱、穿衣等简单的日常活动。
早期 可以“临时抱佛脚”
肺功能检查是目前诊断COPD的金标准,有助于发现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在COPD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气急、呼吸困难等不适。此时,患者的肺功能仅仅受到了轻度损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大于80%。作为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这一阶段的患者,可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常用的COPD治疗药物中,支气管扩张剂已被视为COPD治疗的基石,抗胆碱能药物则是COPD治疗中最有效的一类支气管扩张剂。它们的作用就是在患者感到呼吸困难的时候,帮助扩张患者支气管,进而维持气道通畅。
中期 持续扩张很重要
当患者FEV1占预计值的50%~80%时,说明COPD已发展至中度。尽管此时很多患者仅仅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但必须从这个阶段就开始长期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目的是为了持续而且平稳地扩张支气管,保持患者气道通畅,进而延缓肺功能下降。
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主要包括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LAMA)。近期的一项经过4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已经证实,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噻托溴铵应用于年龄较轻(≤50 岁)的COPD患者,可使患者肺功能的年下降率发生显著改变。这说明,早期用药不仅能减轻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肺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另外,一个新型的长效β受体激动剂和一个由长效β受体激动剂与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组成的复合制剂正在研发中,将来会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