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瞻洋 王 方
中国军网1月4日电 题:打造繁荣兴盛的军营文化——大连疗养院加强文化建设纪实
近年来,大连疗养院党委狠抓文化建设,将“文化型”疗养院建设列为“五型”疗养院建设之首,连续两年写入党委工作报告,从环境文化、服务文化、群众文化等层面,精心构筑有特色、高品位的新型军营文化,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励志育人、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凝聚士气、促进工作的作用,推动了疗养院的全面建设。
静养——打造凝神聚力的环境文化
环境被赋予思想便有了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官兵们感到处处有文化、时时受熏陶,“我爱我家”的情感表露无遗。
该院是全军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徜徉在绿树环绕、花香四溢、景色优美的院区,宛如一个天然氧吧,让人流连忘返。近几年来,疗养院所属各单位都加强了院区、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随着疗养、医疗、教学、训练环境的明显改善,该院党委又适时提出“环境宜人更要育人”的环境文化建设理念。疗养院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曾接待众多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文化底蕴深厚。为了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他们把名人碑文、亭台楼阁都进行了翻修、维护,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历史故事。在疗养院机关门前,迎面竖立的是刻有疗养院院训的石雕,所属第406医院把催人奋进的“博”字立在院门口,215临床部把意义深远的“和”字立于院区,各单位还纷纷在醒目位置竖起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胡主席五句话标牌,增添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园地等景致。在疗养院,无论是新兵下连,还是新毕业学员,都要先参观院史馆,进行一次爱院教育。在史馆里,大量凝结着光荣传统和前辈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让官兵们受益匪浅。
怡悦——注入鲜活灵魂的服务文化
该院被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疗养院”。当“姓军为兵”的服务理念形成氛围,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时,用心服务就会融入思想、指导行为。
随着职能使命的进一步拓宽,在单纯疗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特勤疗养、医疗卫勤、战备训练、卫生教学等新内容。为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寓教于乐、服务中心的特性,更好为体系部队的官兵服务,他们结合岗位工作开展了医务人员优质服务评比等活动,让官兵在宣扬传播和参与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将疗养院价值观念和服务理念铭记于心,激发热情工作的动力,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尤其是今年“5·12”护士节,该院开展的护理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将单一枯燥的护理工作注入文化精髓,赋予鲜活的时代气息,全面推动了该院的护理工作。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疗养院还积极挖掘、树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具有疗养院精神的活教材。号召全院官兵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比贡献”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励志——呈现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
近几年来,该院党委按照“官兵喜爱的才是最好的”标准,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现已形成规范,广大官兵在分享文化大餐的同时,精神需求和成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在寓教于乐、寓管于乐的氛围中,不断增强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按照疗养院文化建设要求和总体部署,所属各单位加强了群体文化软、硬件建设,完善了文体活动室和健身场地,并购买和增添了健身器材和书籍等,为官兵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组建的“八七艺术团”,定期为疗养员和体系部队演出贴近官兵生活的节目,深受官兵和疗养员喜爱。今年8月,在为总后夏休团和军科疗养团举办的“海韵夏凉”联欢晚会中,演员们表演了舞蹈、魔术、京剧等精彩节目,为疗养员的疗养夏休增添了乐趣。有10多位疗养员回到边防海岛后还相继打来感谢电话。卫勤分队开办战地快报、战地广播,组织战地文艺演出等活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有效提高了官兵的训练热情。“战地”上的生日歌、一场迟来的“战地”婚礼、战地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已传为佳话,精彩、感动的瞬间已成为官兵永远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