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心电图机:一“键”定音未必准

2018-12-13 11:32:13浏览:1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辽宁张刚   数字式心电图机存在医疗质量问题,对此笔者深表忧虑。   笔者在多家医院工作过,用过几种数字式心电图机以及心电
辽宁 张 刚 
 
  数字式心电图机存在医疗质量问题,对此笔者深表忧虑。 

  笔者在多家医院工作过,用过几种数字式心电图机以及心电自动分析仪,普遍感到误差太大,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动分析结论与实际图形不符。如今在做彩超的同时又兼职干心电图检测老本行,于是对数字式心电图机做了前后对比的工作,感到问题不少。 

  比如,在一个患者身上连续做三次心电图检查,检测的结果分别是“下壁心梗、可疑下壁心梗、Q波异常”三种不同的检测报告。

  再比如,给患者第一次检查时是窦性心律,第二次检查就是结性心律;第一次是心房颤动,第二次就是室性早搏;第一次是侧壁心梗,第二次又没了。尤其是异常心电图患者,做N次检查可能会有N次不同的检测结果。

  老专家拿着我刚做的心电图找来,说:“这个病人是我的老病号,多年房颤,怎么没有做出来?”再做一次,结果验证了老专家的诊断,心电图又显示了房颤。

  如此前后矛盾的检测结果,就出在这种每天要为数十、数百名患者进行诊病的现代医疗手段上。这种误差,心电图医师知道,但广大患者以及临床医师知之甚少。

  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设备。比如采样时间短,就会漏掉大量有价值的心电信息。上述老专家的质疑,就是没有在采样时间里采到房颤,重复时患者又出现了房颤。笔者目前使用的心电图机,一般采样时间为20秒,还可设定为10秒。20秒过后发生的异常心电现象,可能被漏掉。若有肌(机)电干扰等产生的误差,仪器会误认为异常,其结论也会不准。

  2.患者。惧怕、紧张的心情会干扰心电图检测。心情放松后,检测结果也会随之正常。

  3.医者。医生无法估计患者病情,如果临床诊断有心脏病,就应将仪器调整为“手动”或单导心电图,以减少漏洞。可是,很少有人愿意调心电图机,有的人也不会调,认为这个自动分析结果不该我做,而且还有临床医师把关嘛。

  4.医疗单位。在一些基层医院缺少心电图医师,而有的医院买到此类仪器,就等于没花一分钱聘到一位“心电图专家”,谁都可以操作,结论由“心电图专家”给出。还有的单位购进心电自动分析仪比较早,其输出结论是英文的,因此心电图医师只是将其结论翻译成中文就完事大吉了。 

  我提出的解决对策是:仪器待改进,医师要跟进,常规须落实。

  老一代心电图医师,是靠一个波一个波地量,一个格一个格地数,并一一进行描述、计算、分析、判断,结合临床,最终写出报告的。心电自动分析仪的诞生,确实把心电图医师从繁重的手写、心算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对不了解此类仪器缺陷的人来讲,过分依赖仪器检测结果,会犯许多错误。长此以往,也不利于现代心电图医师的培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听力语言康复风雨兼程

上一篇:

新辅助化疗 + 靶向治疗 = “狙击”乳腺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