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闫 龑)困扰高原官兵身心健康的老大难问题——吸氧已得到基本解决,官兵高原适应期明显缩短,高原病发生率显著降低。记者1月11日从总后勤部卫生部获悉,2009年高原部队制供氧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形成了以保障高原官兵为重点的氧气生产、供应、保健、治疗为一体的军区制供氧和高原病防治体系。
据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李小明介绍,截至目前,该部在高原已建成7个大型制氧站、28个小型制氧站、183个吸氧点,总体任务的90%已基本完成。为防治高原病,该部专门编发了《高原部队卫生防病手册》、《高原病防治卡》和防病宣传资料,组织开展健康教育5.2万人次。青藏兵站部卫生处处长李长根介绍,针对官兵常年驻守和流动执勤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线和部队驻地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青藏兵站部研究完成了《青藏兵站部医疗管理系统》,为做好青藏线“三站”(泵站、兵站、机务站)部队官兵的医疗保障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空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罗永昌指出,针对空军驻海拔3000米以上地域的高原部队多等情况,空军投入经费建设以中心供氧系统为主,通过管道输氧到每个官兵床头的供养装备设施,确保每人每天吸氧1个小时,解决了空军飞行人员急进高原和常驻高原官兵吸氧难的问题。
总后勤部卫生部表示,今年将重点加强驻西藏高海拔地区部队制供氧设施建设,彻底解决高原官兵吸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