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总医院脊柱动力平衡科主任 杨传铎
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不正确姿势和体位是导致脊柱寰枢椎失衡而引发脊柱疾病的重要原因。为此,临床医学对寰枢椎失衡进行了大量生理﹑病理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源自加拿大的非侵入式脊柱动力平衡治疗系统就是因此而诞生的全新理念。
脊柱动力平衡治疗系统(Khan Kinetic Treatment Device,简称KKT),是由加拿大国际医疗机构根据其15年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式脊柱矫正治疗专利技术。其适应证主要是脊柱(颈﹑腰椎)疾患﹑颈椎病、腰椎病、供血补足引起的头晕头痛﹑特发性脊柱侧弯(cobb角<30°)﹑颈腰椎术后残留的麻木和疼痛等。
该技术是建立在研究人体寰椎生物力学、生理学的原理基础上,通过拍摄特定X线片得到寰椎各种参数,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治疗部位定位和确定冲击治疗量进行非侵入式动力平衡治疗,即通过低频脉冲(声呐)将频率、强度、矢量方向、脉冲数等参数精确可控的治疗波作用于人体第一颈椎,将其调整回正常位置,借助人体自身代偿特性使其重新回归原位,脊柱结构恢复平衡,从而达到大脑与躯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血液流通恢复正常。
目前该技术在欧美已治愈了30万例病例,得到许多欧美等国家的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著名医学专家的认证,并获得加拿大卫生部、美国FDA、欧盟CE和中国SFDA的认证和批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脊柱病患者,武警总医院于2007年引进了KKT脊柱治疗技术和设备,成立了脊柱动力平衡科。经两年多的临床治疗观察,213位患者治疗前齿状突移位平均为0.89mm,治疗后平均为0.42mm,改善率47%。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为53.8%,改善为34.6%,无变化为11.5%,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程 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