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博士 郑华光
工业生产的核心特征是标准化基础上的规模经济,而后工业生产是个性化服务基础上的规模经济。著名学者、经济学家汪丁丁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折点。我认为,循证医学正是后工业时代的医学模式。在后工业时代,医学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证据,从而能够作亚组分析,考虑个体差异;在后工业时代,医学要考虑患者和家属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中国正向后工业时代过渡,正逐渐积累基于中国人群或患者的循证医学证据。后工业时代需要循证医学。
王拥军教授指出,循证医学取代经验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循证医学不是圣经,而是工具。运用这一工具对于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大有裨益。在后工业时代,循证医学不仅考察研究对象的相对危险度或比数比,更要考察绝对危险度的降低和需要治疗数;循证医学不仅考察研究对象的死亡率或生存率,更要考察伤残调整生命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循证医学还要考察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
循证医学的本质即唯物论,实事求是。不但尊重疾病的自然客观实际,而且尊重患者的社会客观实际,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深化和发展。循证医学包括使用最佳证据和发现证据两个层面。后工业时代中国需要更多优秀的医生掌握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最佳证据;后工业时代中国同时需要更多优秀的医生在临床科研中发现证据、完善证据,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指南与医学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美国有临床路径跟着指南走;在英国有以操作工具为基础的医疗和预先印制的医嘱,旨在推动循证医学和指南的应用。循证医学在卒中诊治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和处理》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将最佳证据与脑血管病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将Evidence-based care(循证医疗)和Case-based Care(个体化医疗)相结合,为循证医学作了很好的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的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