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脉管炎常误诊

2018-12-13 11:47:42浏览:8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在人们的印象中,脉管炎很可怕,常被认为是截肢的信号。许多人腿部青筋暴露、红肿疼痛,就当成脉管炎到处求医。其实,脉管炎

  在人们的印象中,脉管炎很可怕,常被认为是截肢的信号。许多人腿部青筋暴露、红肿疼痛,就当成脉管炎到处求医。其实,脉管炎的称谓有点滥。据各医院不完全统计,在以脉管炎来就诊的病人中,70%~80%的病人并非是脉管炎。

  疼痛是脉管炎的主要症状

  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是一种四肢中、小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脉管炎的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动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而产生疼痛。

  脉管炎多发于男性青壮年,与吸烟关系密切;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特点,即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肢体特别是足趾发凉、怕冷、麻木和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疼痛是脉管炎的主要症状。其表现为:

  1.间歇性跛行: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麻木、酸胀、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如果继续行走则症状加重,最后被迫止步。原地站立休息片刻,疼痛迅速缓解,可继续行走,但行走后上述症状又复现。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2.静息痛:动脉缺血严重时,患肢疼痛剧烈而持续,休息时疼痛仍不止,彻夜难眠,甚至足趾破溃合并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老年人的“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是脉管炎,它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病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动脉等大中动脉内膜增厚变硬,形成粥样斑块及钙化,以及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管狭窄或闭塞,表现为与脉管炎类似的下肢缺血症状,因此常被误认为脉管炎。

  很多中老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肌肉酸痛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即间歇性跛行)等,常常以为是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等所致,服用了很多药物久治不愈,未及时到医院就诊,甚至有些病人因而延误了就诊时机而被迫截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和发病年龄都不同,不应混淆。另外,糖尿病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许多足趾坏死的糖尿病足患者,其导致肢端坏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闭塞而并非糖尿病本身。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年龄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下肢缺血症状表现与脉管炎相似,即肢体发凉、怕冷、麻木、趾甲增厚、汗毛脱落和间歇性跛行等,但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小腿腓肠肌。若主、髂动脉闭塞时,也可表现有大腿、臀部肌肉酸痛。肢体缺血严重时可出现静息痛、肢端坏死。

  根据该病特点和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临床诊断比较容易。对于有下肢怕凉、酸痛无力及不能正常行走(即间歇性跛行)症状者,应到大医院血管外科仔细检查,积极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症状轻微者,可选用戒烟,适当运动,控制血脂,服用抗凝、抗血栓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有间歇性跛行或症状较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下肢静脉病不是脉管炎

  到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许多下肢静脉疾病患者,都曾误认为自己患了脉管炎。其实这是认识上的错误。静脉疾病不是脉管炎,下肢静脉性疾病的特点是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很少引起肢体动脉供血障碍,不能与脉管炎相混淆。在临床上常见的下肢静脉疾病主要包括:

  1.大隐静脉曲张。即人们俗称的下肢青筋暴露。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或妊娠妇女容易诱发此病。

  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是:患肢发胀、沉重,易疲劳,乏力,小腿浅表静脉隆起、扩张,可有踝部轻度肿胀,站立时症状加重。曲张静脉容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条索、有压痛。另外由于静脉瘀血引起组织缺氧。一旦皮肤破损,很容易合并感染并可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生活中避免长久站立,可穿弹力加压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和控制该病。对于轻度的浅静脉曲张可采取注射疗法,而对较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仍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2.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临床上表现为下肢沉重、肿胀,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等,多数病人同时合并有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穿弹力袜和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可缓解症状。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特点是严重下肢肿胀,小腿肌张力增高、胀痛、压痛等。多由于长时间卧床、骨折、手术或长时间坐车、乘飞机旅行等缺少肢体活动,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流滞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一旦发生则有生命危险。因此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应积极治疗并卧床休息,避免患肢剧烈活动引起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是溶栓、抗凝和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有过肺栓塞或有发生肺栓塞危险的,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肺栓塞、保护生命的较好方法。

  下肢动脉疾病以肢体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为特点,而下肢静脉疾病以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肢体瘀血肿胀为特征。上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不应以“脉管炎”来一概而论。

  (涂晓晨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肺动脉高压诊治五误区

上一篇:

难治性脑动脉瘤治疗获突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