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清醒麻醉 心外科待填补的空白

2018-12-13 11:49:19浏览: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胡春华心内科胡春松   心脏手术,无论是最简单的心包、胸腔穿刺或心内膜心肌活检,复杂的心内科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胡春华 心内科 胡春松

  心脏手术,无论是最简单的心包、胸腔穿刺或心内膜心肌活检,复杂的心内科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球囊扩张、介入封堵或冠脉介入(PCI),还是心脏外科手术如冠脉搭桥、瓣膜置换、甚至心脏移植,均需要良好的麻醉配合。前两者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即可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是较简单的清醒麻醉方法;而后者即心脏外科手术,无论是心脏停跳或不停跳,通常都需要在全身麻醉非清醒状态下,甚至低温麻醉才能完成,而且大多会出现术后疼痛。因此,探索新的麻醉方式如保持患者术中术后处于清醒状态的局部麻醉是该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自从德国学者1990年首次报告一种自控镇痛/麻醉(PCA)装置用于术后镇痛,PCA开始引起麻醉学者的关注,并在术中术后镇痛中应用。1997年国内文献报道,运用PCA对微导管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实施 “清醒麻醉”,患者清醒合作,无躁动,无呻吟,血氧饱和度高,取得了满意效果,为麻醉医师进一步开展“清醒麻醉”奠定了基础。

  有一部外国短片《Awake》,讲述了一个男子海登在做心脏外科手术时患有“麻醉意识”,就是在做手术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虽然被麻醉了,却很清醒,这就叫“清醒麻醉,anesthetic awareness”。以PCA为基础的“清醒麻醉”心脏外科手术,直到近年国内才有个别报道,国外也不是很常见。因此,在很多医院,“清醒麻醉”是麻醉学领域的一项有待填补空白的新技术。

  英国的文献报告称PCA是一种有效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方法。而国内大连某医院则成功地应用“清醒麻醉”实施了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和肌肉注射麻醉剂比较,PCA需要静脉内给予吗啡作为麻醉剂(IV-PCA)。外科使用PCA方法取决于患者对术中术后麻醉的满意度。传统的外科病房疼痛管理中,患者家属和护士对疼痛管理有较大责任,而PCA方法,患者自己和护士都有重要的责任。PCA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满意度和效果也明显增加,但应严格掌握PCA应用的年龄标准。因为PCA具有潜在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瘙痒等,尽管大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理论上,只要保持术中术后持续镇痛即可实现“清醒麻醉”。 “清醒麻醉”有众多特点和优点:这种新技术对麻醉师的技术要求很高,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调整、呼吸管理等方面会比全身麻醉难度更大,麻醉药量的调整和控制也要非常精确。在“清醒麻醉”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的患者一直处于清醒镇静状态,而且始终保持自主呼吸,不需要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由于“清醒麻醉”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康复迅速,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治疗费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心脏介入研究新亮点

上一篇:

哮喘防治新指南说了什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