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心脏介入研究新亮点

2018-12-13 11:49:23浏览:81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新尝试 可更迅速地救助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最关键的问题是时间,针对如何把时间缩短到最大限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
  

    新尝试

    可更迅速地救助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最关键的问题是时间,针对如何把时间缩短到最大限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等进行了研究。

  在如何缩短抢救时间问题上,目前争论的焦点是:应该把患者送到急救中心,还是我们派医生去现场进行抢救? 

  目前的现状是,上海很多医院都已经拥有先进的设备,但某些医院的医护人员经验相对不足。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随机对照研究,派医生去基层医院对患者进行抢救。这样,患者一入院,基层医院就打电话通知我们,我们立刻派出医生,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比用救护车把患者送到我们中心医院还要快,而且救护车的数量有限,安排起来有困难。

  介入中心安排医生去基层医院进行抢救的效率更高。考虑到上海的交通情况等实际问题,我们采取让介入中心(例如瑞金医院)的医生赶到基层医院的方式更节省时间。而且,我们安排基层医院在介入中心医生赶过去的途中便开始用药,这样也可以提高抢救效率。

  新设计

  能巧治冠脉分叉病变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病变之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使术者不必过多担心分支再狭窄的问题,但研究发现双支架技术后最终对吻扩张是影响再狭窄的关键因素。

  Crush技术能够有效地覆盖分支开口处病变,但是由于分叉部位有两层支架重叠以及分支支架严重变形导致最终对吻扩张的成功率较低,而使得远期效果不理想。

  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等在近一年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双对吻挤压(DK Crush)技术,可以完全实现最终对吻扩张。为验证新技术疗效,研究人员于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开展了一项临床对照试验,其中Crush组107例,DK Crush组105例。结果:Crush组最终对吻扩张成功率为71%, DK Crush组为100%;Crush组术后8个月靶病变重建(TLR)显著高于DK Crush组(20.6%比10.5%)。结论:与Crush技术相比,DK Crush技术显著提高最终对吻扩张成功率,明显降低靶血管重建率,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理想技术。

  新成果

  半年降解的药物涂层

  CREATE研究是目前国内样本量最大的、以探讨国产新型生物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目的的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

  该研究于2006年6月8日正式启动,共有国内外59家医院参与,其中国外医院3家,入选人群的范围涉及我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对亚洲人群特别是中国患者得出了直接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

  EXCEL支架的聚乳酸聚合物涂层能在3~6个月降解为CO2和水,仅剩裸金属支架,因而患者只需要6个月的两联抗血小板治疗。

  与以往此类临床研究不同的是,CREATE研究入选患者为所有真实世界PCI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和无痛性心肌缺血之和仅为10.2%,从而使研究结果更接近临床实际。另外,尽管CREATE研究不是对照研究,但入选患者无一例外地应用了最新生物降解涂层DES,充分反映出PCI的技术进步和最新水平。

  主要研究负责人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说,目前经过一年的临床随访及造影复查,共有2077名患者入选实验,结果显示EXCEL具有理想的疗效和抑制再狭窄的有效性,我们正期待着更长时间的跟踪结果。

  新证据

  国产支架可放心使用

  当前我国多数医院药物支架的应用比率都在90%以上,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为了解国产药物支架的长期疗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海昌教授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国产药物支架使用的比率占我国药物支架总数一半以上,尽管临床反映良好,但是没有准确的数字统计,没有详细的长期临床随访,没有造影随访对比,因此还没有到国际介入界的公认。

  研究人员将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用于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复杂病变,观察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全国有45 家医院参加了该试验,共入选1029名复杂病变患者,30天临床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为1.07%,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0.68%,6个月的MACE发生率为1.56%,均优于国外药物支架在复杂病变应用试验的效果。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期待着8个月时的造影随访结果。

  (孙  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哮喘药疗效与患者基因型无关

上一篇:

清醒麻醉 心外科待填补的空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