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颅颈交界区脱位治疗有突破

2018-12-13 11:51:16浏览:66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菅凤增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是指枕骨和第1~2颈椎部位的先天性骨性畸形而导致延髓、高位颈髓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菅凤增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是指枕骨和第1~2颈椎部位的先天性骨性畸形而导致延髓、高位颈髓受压。患者常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微外伤就可能使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呼吸骤停、四肢瘫痪等后果。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解除延髓及高位颈髓的压迫和寰枢椎失稳,因此涉及两种手术:颅颈交界区减压术和颅颈交界内固定术。

  对这一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或齿状突松解,然后行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但手术风险高,极易引起脊髓损伤或脑脊液漏,死亡率居高不下。另外因咽后壁手术水肿可能堵塞呼吸道,往往需气管切开,同时留置胃管一周左右,患者不能经口腔进食。此术式痛苦大,花费高,术前长期的颅骨牵引也增加了患者痛苦。经过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创新了枕骨-枢椎(C0-C2)螺钉间撑开复位技术,目前治疗颅底凹陷合并的寰枢椎脱位百余例,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种单纯后方复位、减压、固定一气呵成的方式,将原来10多个小时的手术时间缩短至2~3个小时,避免了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无需重症监护,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手术费用也从原来的10万~12万元缩减到3万~4万元。

  目前,根据这项研究撰写的论文《单纯后路复位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合并的寰枢椎脱位》已被神经外科权威杂志《Neurosurgery》收录,并被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Samii教授评价为“治疗理念与技术的重大突破”。

  (本报记者褚晓明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平等对待男科疾病

上一篇:

医患和谐需要合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