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长海医院脊柱畸形诊疗新技术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18-12-13 11:51:42浏览:5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1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明教授领衔完成的《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新技术

  1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明教授领衔完成的《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新技术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俞正声书记亲自为该课题组颁奖。这一奖项的获得,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脊柱畸形俗称“驼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骨科疾病。青少年属于高发人群,一旦发病,不仅损害体型,更会危及生命。但是在诊疗方面,一个是世界性难题。长海医院骨科主任李明教授针对脊柱畸形诊疗中的诸多难题,从1995年开始,便带领课题潜心十多年竭力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 “稀疏椎体螺钉”和“关键椎体置钉”治疗等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取得与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相同优良手术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使平均治疗费用降低43%,脊柱侧凸矫正率由原来的64.7%上升至72.8%,术后1至5年的总体矫正度丢失由原来的2.6度降低至1.5度,将脊柱侧凸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降至0.3%,低于国外同期水平。该项目已经达国际领先水平。
  于此同时,李明还从实践和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得出结论,创新了多项实用性成果:首次对Lenke5/6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提出了客观的选择性融合评判指标,建立AIS选择性融合标准,完善了手术策略;制定了多种难治性、非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手段,如在国际上首次对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采用单纯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延长融合固定术取代前后路联合手术;对重度僵硬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松解、椎间植骨融合、后路固定的策略等;在国际上率先制定了脊柱侧凸SRS-22简体中文版评定标准,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脊柱侧凸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体系。这些诊疗新技术开展以来,有效解除了大量青少年患者的病痛,让他们“挺直腰杆”,重新恢复青春的活力。 

(邱志涛文  周寅杰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国内首台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在解放军总医院投入使用

上一篇:

身心兼治功能性胃肠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