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紧盯生命科学前沿提高战力

2018-12-13 11:53:48浏览:8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吴志军郝成涛  曾被总后勤部通令嘉奖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坚持“姓军为兵、为战而研”,近年进行的科研课题
吴志军 郝成涛

  曾被总后勤部通令嘉奖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坚持“姓军为兵、为战而研”,近年进行的科研课题,90%是在部队调研、实验中形成的;在完成的450项科研课题中,其中有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0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有效提高了官兵在多种军事环境下的卫生保障、生存、战斗能力。 

   
这个所紧盯生命科学的前沿,广泛应用生物高新技术增强战力。 

  两栖坦克乘员有效作战时间较短,在行驶到40公里左右的距离时,部分战士会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一个沿袭多年不被注意的现象,成为这个所科研人员的心病:官兵在这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出现非战斗减员,怎么能继续打仗?他们当即论证、立项,4次参加东南沿海部队实兵实装演习,在演习现场展开实验,证实造成非战斗减员的“元凶”,是由于坦克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大量有害气体。如今,经过改装的两栖坦克达到乘员连续作战的需求,取得可观的军事效益。 

  这个所卫生检验研究室主任高志贤,带领他的课题组经过近5年攻关,将化学传感技术等运用到食品安全检测中,出色完成“神舟三号”到“神舟六号”发射基地官兵饮食卫生安全检测任务,有效地保障了发射基地官兵的饮食卫生安全。 

  近10年来,这个所为适应部队在高科技战争中的健康水平和战斗力保障的新需求,在原有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检测等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应激医学、环境毒理学等新学科领域。 

  1998年,一个新的军事医学保障需求摆在他们面前:大量实战战例表明,包括极端恶劣生存环境,精神超负荷紧张及过高作业强度等在内的多种军事应激因素所致机体生理、病理性损伤,可使军人失去作战能力,直接造成部队的大比率非战斗减员。其时担任这个所环境医学研究室副主任的钱令嘉研究员,承担了组建军事应激医学研究室的任务。她带领课题组从零开始,确认军事应激损伤的生物学规律,揭示应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现应激适应相关的重要功能蛋白群,研制了用于部队应激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和营养制剂,为我军军事应激损伤防护体系的构建奠定科学基础。 

  为了从营养角度预防战士们发生各种疾病,由这个所营养与食品科学研究室牵头,在全军协作开展有关营养供给量和食物定量标准的研究。他们深入部队炊事班,每天记录做饭过程,不厌其烦地称量、计算、整理数据,撰写出《部队营养状况调查报告》,为总部颁布营养供给量标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骨二科顺利完成一例脊柱肿瘤全椎体切除术

上一篇:

医源性疾病: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