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庆平
心脏移植俗称换心。据史料记载,和人类飞天梦想一样,最早的人类换心想象也来源于古代中国,如今都早已成为现实。据《列子》记载,2500年前,战国名医扁鹊曾为两个阴阳失调的病人互换心脏,结果两人各得其益。这一伟大想象受到世界医学的尊重,美国最权威的外科专著《克氏外科学》在“移植术”这一章内,特别叙述了中国的这一传说。
心脏移植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从上世纪初开始的,到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手段,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是医学科学整体发展和多学科协作的结果。最早是法国两位医生Carrel(卡尔)和Guthrie(古斯瑞)在血管吻合的实验研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05年发表了一篇将一只小狗的心脏移植到另一成年犬颈部的文章,结果移植心脏由于心腔内血栓形成而只存活了2个小时。尽管这一实验研究未取得真正的成功,但其开创意义使两位医生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此后的研究,以前苏联的Demikhov的成果最为出色。1946年他完成了首例胸腔内异位心脏移植的实验,获得了实验动物术后存活32天的好成绩;同年他又在没有体外循环和低温条件的情况下完成了首例心肺移植实验,实验犬活了144个小时。他完成的250次动物实验中,采用了24种方法将心脏植入胸腔内。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受体的心脏可以替换,移植的心脏能够维持全身循环。低温和体外循环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也使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从异位移植转向原位移植的新阶段。
心脏移植从实验动物到人,开创者是美国的Hardy(哈迪)。他于1964年首次将黑猩猩的心脏植入一个急性心源性休克病人的胸腔内,虽然手术因病人在撤离体外循环1小时死亡而宣告失败,但终究是一个新开端。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两位教授Shumway(萨姆维)和Lower(劳尔)于1957年开始心脏移植实验研究并取得优异成果。他们于1960年提出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方法(之后被世界各地沿用,被定为标准法)。但应用到临床上,却被南非的Barnard(巴纳德)医师抢得先机。1967年12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巴纳德给一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55岁杂货商人换入一个在车祸中不幸丧生的少妇之心,术后新的心脏跳动良好,18天后受者死于肺炎并发症。翌年,萨姆维也成功地完成了全球第2例原位心脏移植,虽然术后存活时间也不长,但这两例成功的手术在心脏移植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不久,全球掀起心脏移植热潮。
但由于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和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病人大多于术后短期内死亡,远期存活率低,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起心脏移植陷入低潮。直至80年代初抗排异反应效果好而毒性低的环孢素问世,加之心肌保护技术得到改进,移植技巧迅速提高,全球才再次掀起移植热潮。
据近年统计,全球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约有10万名,手术成功率达95%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达76%以上,最长存活者已达30余年,50%的接受移植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30多家医院开展了心脏移植术,手术成功率在80%以上,但移植总例数较少,在世界排位靠后。其主要障碍在于,供心的求得在我国更为困难,以及被普通群众视为天价的巨额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