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学莉 曾 理
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全军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医学领先学科、重庆市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所、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国家及军队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点——集这一连串的名号于一身的,就是名震国内外的我院呼吸内科。
日前,一位因车祸伤导致胸骨骨折,伴随胃、肠、肝、胆、脾严重损伤,重度昏迷中被紧急送到了我院。由于姑娘的呼吸微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医院领导在会诊当即决定,首要任务是保命、保呼吸。患者经外科急诊处理后被转到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为了维持患者呼吸,医护人员马上采用机械通气,用呼吸机做肺部复张,同时监测到病人血糖不正常,立即给予床旁血液过滤,对损伤的脏器采取保护措施。经过专家们全力以赴的积极抢救,患者脱离的危险,并在一个月后稳定了病情,保住了性命。
保卫呼吸,留住生命,是我院呼吸内科的使命,也是他们几十年来的光荣,在我院猎猎军旗下雄壮的科室方阵中,呼吸内科无与伦比的强大实力在当今世界的医学竞技场上高扬起中国军人的战旗,牢牢地占据着呼吸医学的制高点。
两大“绝招” 挡住死神“临门一脚”
医院强大的大器官综合救治能力,其中的核心之一就是呼吸。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挽留生命的关键首先就在保住呼吸。
去年冬季,黄先生因为肺炎前往某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后,黄先生已花了3万余元治疗费用,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加严重,还被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几经周折,黄先生转院到我院呼吸内科。专家们在详细了解其病情,经过一系列检查、判断后,给黄先生重新下了诊断,制订了全新的治疗方案。仅仅一周时间,花了1000余元的治疗费用后,黄先生症状完全缓解。康复出院时,黄先生握着专家们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把我从‘鬼门关’又拉了回来,还是新桥医院的临床技术过硬呀!”
“钱氏公式”和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是呼吸内科敢于“亮剑”的两大绝招,正是这两大绝招极大提高了我院的首诊准确率和首治正确率。为患者挡住了死神的“临门一脚”。
所有的危重病号,都有可能呈现出酸中毒的特征,但中国缺乏酸碱失衡的定性判断,极有可能出现判断错误,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
为解决这一难题,呼吸内科主任钱桂生教授废寝忘食地试验,做了成千上万的病例验证,创立了国人自己的酸碱失衡代偿公式,将酸碱失衡的诊断从定性提高到了定量的准确水平,为病人病情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中国的“钱氏公式”得到了国内医学界的公认并广泛应用。如今,内科、外科、儿科,凡一遇到危重病人抢救,都要做血气分析,酸碱失衡代偿公式的运用,挽救了千万人宝贵的生命。
曾经医生们发现一件奇怪的现象,伤口与肺部完全无关的外伤患者,却往往死于呼吸衰竭的肺部综合症。不仅如此,断胳膊断腿、肾病、脑组织受损,甚至腹泻、感冒……大量的危重病人的死因并非由于原发病,竟也死于呼吸衰竭。1967,医学界将这种直接导致人死亡的症状正式命名为: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管住ARDS,就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最关键的时间。为此,呼吸内科专家们开始为挡住死神“敲门”进行艰难探索。对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治疗新措施的研究,促进临床上对于ARDS的病死率从59.75%下降到41.86%,其中,急性肺损伤的病死率下降到27.8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项特色 引领呼吸医学前沿
由于西南地区肺心病居器质性心脏病的首位,呼吸内科着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防治,经过20余年的努力,已逐步摸索出规范的治疗方案,对于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总结出了成熟的经验,特别是对于肺心病急性发作、临终前、肺性脑病等不同时期,结合血气分析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氧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等,使肺心病及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呼吸内科开展哮喘门诊已有近3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断方面对以咳嗽为主的变异性哮喘的不典型哮喘,他们开展了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哮喘过敏源的皮肤试验和血清诊断等方法,极大提高了哮喘病的首诊准确率。
呼吸内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单位之一。在对病人使用吸入激素治疗的监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既可以有效地治疗哮喘,也可以完全避免激素的全身性副作用。特别是他们开展的哮喘脱敏治疗对于80%以上的哮喘病人都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拥有设备完善、技术一流、人员齐备的呼吸重症监护室为挽救临床危重病人提供了高水平的硬件支撑平台。他们对于急慢性呼吸衰竭、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疾病的诊断、诊治居国内一流水平。开展了国际一流的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肿瘤微波治疗、支气管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治疗技术。
目前,呼吸内科主系列医生已实现博士化,展开床位120张,重症监护室配有多种型号的先进医疗设备,2000多平方米呼吸实验大楼配置先进的检查仪器,有肺功能测定体描仪、运动心肺功能仪和营养代谢测定仪。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