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铭华 本报记者 杨丽佳□
在海地的每一天,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队员都在救助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他们有的身体受伤,有的心理受伤。队员们觉得,每一次救援都令人难忘,每一次救援都那么有意义。
为少女实施心理救援
“我要找妈妈!啊……我要找妈妈!”
海地时间2月7日9时,一阵近乎哀号的叫声,吸引了正在忙着接诊病人的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医生的注意。只见一名少女在3名男子的搀扶下,佝偻着身子往救治站走来。
少女大口大口地喘气,不停地吵着找妈妈,身子还一下一下地抽搐,后来突然身子一软,倒在座椅上晕了过去。医疗队员赶紧用拇指按压她的人中,好一阵子她才清醒过来。检查发现,少女没有器质性病变。
通过志愿者的询问,医疗队员得知这位17岁的少女名叫米歇尔·杰西卡,由于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且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所以反复出现抽搐。大家立即把她送到治疗帐篷中,让她平躺在担架上。护士长和张昕医生一人握着杰西卡的一只手,并轻轻地抚摸着她的额头,尽力使她平静下来。
据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队长王与荣介绍,地震给许多海地人的精神带来巨大冲击,前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属于震后应激反应,而杰西卡是目前遇到的情况最严重的。对于这样的病人,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需通过心理疏导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克服地震带来的精神创伤。
王与荣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结合抗震救灾经验,对医护人员进行了规范的心理疏导培训,不少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获得了心理医生的资质,没想到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在海地用上了。
在治疗帐篷里,护士长继续安慰着杰西卡:“你知道北京吗?那里的烤鸭可好吃啦。还有龙须面,细长细长的。”杰西卡眼神里的惊慌逐渐消失了,她嘴唇嚅动着说:“我饿……”大家赶紧找来巧克力、饼干和矿泉水。
这时,帐篷上空传来一阵直升机飞过的轰鸣声,杰西卡又大喊大叫起来:“我要找妈妈!” 护士长把她紧紧搂在怀里,轻声说:“不怕,不怕……”护士长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就像哄自己的女儿。杰西卡的嘴角渐渐泛起笑意……
“中国医生救活了我的脚”
几天前,一位右脚缠着破布的老人拄着木棍,艰难地走进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清创室。队员们赶紧搀扶老人坐下,打开缠在他右脚上的破布,一股刺鼻的臭味袭来。老人右足背有一个大约5厘米×3厘米的创面,皮肤缺损,肌筋膜外露,表面覆盖着脓苔,右小腿以下严重肿胀。老人用英语告诉队员:“我的脚坏死了。”医疗队员紧急会诊后认为感染严重,很可能会发展为足部坏疽。
当翻译把病情的严重性对老人说了以后,老人说:“我没有钱,也不知道医院在哪里。今天看到这里的红十字,知道中国医生来了。我不想失去我的脚,请你们救救我!”
队员们仔细为老人清理创面、消毒、包扎,同时予以抗生素口服,并叫他每天来换药,建议他适当抬高患肢。第二天,老人如约而至。队员解开绷带后发现,老人右足的肿胀已经有所减轻,分泌物明显减少。医疗队员们看了以后都很高兴,觉得老人的脚有救了。
等到老人第三次来诊所时,已经不需要别人搀扶了。他竖着大拇指连声说:“是中国医生救活了我的脚。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