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流感有良方
截至5月5日,全球有112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6例死亡。但是除了墨西哥和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为输入性病例。通过各国的卫生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努力,尚未发现第二代病例,说明现有的防控措施是确切有效的。科学界不仅应对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的传播性、致病性认真评价,还要继续对新型流感是否可能成为季节性疾病进行观察。
良方1:疫苗注射和抗病毒治疗
疫苗注射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但即使在技术储备成熟的情况下,也要经过5~6个月才能生产出相对应的流感疫苗,而且新疫苗的效果只有在人群应用后才能得知。但由于流感疫苗需要提前注射后产生抗体才有保护作用,而且流感病毒的抗原在不断发生变异,因此研制出来的流感疫苗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对人群的保护作用,因此必须针对新变异株的抗原特征重新研制。在流感大流行开始初期,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病人,可以延缓大流行的传播速度,从而为疫苗的使用赢得宝贵的时间。
良方2:实施医学隔离与观察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北美的传播趋缓,疫情正朝着有利于控制的局面发展。5月份又是流感的低发季节,环境有利于我们对流感的控制。目前各级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防控传染源的输入,例如加强国境检疫,将输入性病例尽量发现于早期;尽快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取有效的医学隔离和观察措施,将可能发生的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此流感非彼流感
根据美国CDC对近期墨西哥和美国患者体内的生物样本的检测,现已证实病原体是人类并不生疏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
全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主要的基因之一为血凝素基因(HA),与在北美分离到的猪甲型流感病毒非常相近,但神经氨酸酶基因(NA)与北美猪甲型流感病毒并不类似,而更接近猪甲型流感病毒欧亚分离株。对其他5个基因的分析也发现,这些基因更接近猪甲型流感北美分离株。这种不同宿主与地域的基因重组后形成了新型流感病毒株,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最初将这次流行疾病称为猪流感的缘由。
最初的墨西哥病例发生在农村,与猪生活的环境有关。但是后续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部分病人并没有接触猪,而是经人-人途径传播的。
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病毒的多数基因只是与北美和欧亚的猪甲型流感病毒相近,并无确切的科学证据表明病毒来源于猪。近日,加拿大科学家也从猪身上分离到与本次流感患者体内一致的病毒,其来源是人类的患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流感暴发定义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
近年来,我国南方在夏季也有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例散发。但是这个散发的季节性发病的流感病毒基因与本次在墨西哥暴发的流感病毒相差甚远,而非专业人士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别。因此,我们建议将本次起源于墨西哥及北美地区的流感病毒分离株称为墨西哥流感病毒或北美流感病毒,将起源于墨西哥的流感命名为墨西哥流感或北美流感。
实际上,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1918年,开始于西班牙的首次全球流感大暴发,就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1958年,起源于香港地区的流感大暴发被命名为香港流感或者亚洲流感。这样命名,便于人们把起源于墨西哥的流感与散发的季节性甲型H1N1亚型流感区分开来,避免人们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