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西京医院治疗一种新生儿眼病获成功

2018-12-13 12:08:09浏览:68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段晓宏 李洁 中国军网西安4月13日电题: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激光治疗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获成功   近日,四军大西京医院

段晓宏 李 洁  

seline border=0>

     
中国军网西安4月13日电 题: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激光治疗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获成功 

  近日,四军大西京医院眼科王雨生主任为两名孕7个月出生的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眼底激光治疗并获得成功,该手术的成功填补了西北地区眼科界在此方面的治疗空白。 

  两名患儿均有早产史、吸氧史,治疗时体重不足3公斤。其中一例患儿出生后40天,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双眼追光可疑,对光反射稍迟钝,建议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患者家属慕名前往西京医院求诊,接受RetcamⅡ等专科检查后显示双眼视网膜可见嵴样隆起,嵴上血管扩张,嵴后呈爆米花样改变,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欠清,诊断为双眼视网膜早产儿病变(双眼Ⅱ区3期+)。由于患儿眼球极小,眼底病变靠近后极部,激光能量和数量难以掌握,过量则造成原有病变的视网膜进一步损伤,过轻则无法有效控制病变的目的,激光治疗可能难以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甚至损伤角膜、晶体,累及黄斑等眼部组织;而且患儿体重极低,全麻风险较大。对于成人来讲根本不是问题的眼底激光治疗,从各个方面讲也都面临着困难。西京医院眼科王雨生主任为患儿进行了手术,术后第5天,患儿眼底病变得到了明显控制,术后复查光凝斑分布良好,有效控制了视网膜病变处的新生血管生长,病变视网膜得以抚平。 

  早产儿视网膜病又称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是视网膜光敏感层异常发育而导致的眼底疾病。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早产儿各个器官均未发育完全,视网膜血管不正常生长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导致视网膜脱离,疾病晚期导致失明。早产儿出生后没有一种"眼病跟踪检查制度",许多儿童被发现患有此病的时候,已经处于该病的晚期,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最终致盲。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0万名早产儿出生,有30~40万名早产儿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其中约2万~3万名早产儿受到失明的威胁。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过去因为各种不成熟因素特别是肺发育不全不能存活的早产儿,现通过救治存活率提高,与此同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现代眼科对本病主要是通过早筛查、早治疗,使患儿视力得到有效提高,避免致盲。 

  四军大西京医院眼科、新生儿科联合市妇幼系统,建立起预防、筛查、治疗及研究中心,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和治疗。2007年,该院在西北地区首家引进世界先进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仪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Ⅱ),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早产儿眼底病变筛查,吸引了省内外的早产儿及小儿眼病患者前来就诊。为了使更多的视网膜病变患儿能够尽早接受激光治疗,2008年该院又引进了间接检眼镜引导眼底激光系统,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依托雄厚的眼底病研究基础,跻身于全国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前列,成为全国新生儿视网膜疾病预防、筛查、治疗及研究中心,并面向全国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防治培训。 

  为探个中究竟,记者近日来到了西京医院进行采访。在眼科中心,记者看到陆续前来就诊的患儿和家属,当问及一位黄姓患儿家属对这种手术的看法时,黄女士显得很兴奋,她说:“我孙子在这里接受激光治疗1周后,情况好了很多,治疗效果我们非常满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不待扬鞭自奋蹄

上一篇:

救死扶伤鱼水情 妙手回春军民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