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主要表现为肢体缺血症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由于有些患者就诊较晚,常在症状明显时才就诊,而此时往往已发展成为多节段、多平面的阻塞病变,对其治疗甚为棘手。
前不久,我们诊治了一名74岁的男性患者。这名男性患者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发凉,以胫前及足背部为甚,伴疼痛。 经下肢血管CTA检查发现,患者右侧髂外动脉正常,右侧股动脉见多处狭窄,成串珠状,诊断为右侧股浅动脉狭窄,右腘动脉闭塞,胫后动脉、腓动脉闭塞。我们为病人施行了人工血管股动脉—膝上股动脉搭桥,自体血管膝上人工血管—膝下腘动脉搭桥,即“桥上架桥”。术后老人患肢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患肢胫前及足背皮肤温度与对侧无明显差别。复查血管彩超显示,患者右侧下肢人造血管及自体血管血流连续通畅,血流频谱形态及流速正常。
该患者的肢动脉多段病变,行下肢远端旁路术的血管桥走行距离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且远期效果不佳,故采用了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复合式序贯式旁路移植术。采取这种术式的好处如下:
1.使远端血管桥具有两个流出道,可提高人工血管的血流速度,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
2.流出道中任一远端吻合口的狭窄或闭塞都可因为另一流出道通畅而避免了严重的肢体缺血,延长了旁路术的远期通畅时间。
3.复合式血管作为血管桥,可以减少取材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对自体静脉长度的要求。(阎 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