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多科合作:病例讨论不可或缺

2018-12-13 12:13:39浏览:38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教授徐庆中   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较多,诊断很棘手,学科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北京有一个神经科临床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教授 徐庆中 
 
  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较多,诊断很棘手,学科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北京有一个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CPC),每月倒数第二个周三开一次,解放军总医院、宣武医院、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友谊医院、同仁医院等6家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和神经病理科医生都会参加,偶尔也有周边地区如廊坊、天津、山西等地方的医生参加。这个讨论会已经坚持30年,其间除了因SARS停止3次外,未曾间断过。

  这个讨论会的发起人是黄克维老师。1958年我刚从北京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建院仅2个月的宣武医院。按照规划,宣武医院重点发展神经外科,当时的院长赵以成意识到需要有人做专门的技术性工作,于是挑选我从事神经病理专业,并在1961年推荐我到四川医学院的黄克维那里拜师学艺。黄克维是当时国内神经病理学的领军人物。

  黄老格外强调通过临床病例讨论使大家共同提高。当时在四川医学院,每周黄老都会将神经内外科、神经放射科和神经病理科的医生组织起来讨论病例,偶尔讨论遇到困惑时,直接将患者请到办公室现场做查体。两年的时间,跟随黄老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临床与病理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对于病理工作的重要性。直到今天,这两点依然是北京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会的核心理念。

  1962年黄老调到解放军总医院出任大内科主任。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后黄老看到形势好转,便迫不及待地重新组织起讨论会,命名为CPC。

  其实,临床病理讨论这种模式并不是黄老独创的,历来是国内外同行推崇的学科合作方式和医学教育手段。如国际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周均有一例临床病理讨论资料发表,德、英、法、日本等国也都有全国性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活动。

  每次轮到我们医院为讨论会提供讨论病例前一个多月,我就要带着整理好的病例、患者的X线片等影像资料以及一大摞病理切片,先到黄老处汇报。简单汇报后,黄老会认真查看影像资料以及病理切片,有时候会建议补充一些资料,有时候也会严格地“毙掉”不好的病例。每次汇报讨论后,都要认真拟好根据这个病例讨论可以帮助学习者解决的几个问题。

  CPC吸引了大量医生参与,其内在吸引力在于:大量、生动、学术含金量高的疑难杂症病例,涵盖了神经科所有疾病。例如对脑血管病的讨论,虽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每一例都有其特点,讨论后对医生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都有很大帮助……很多在国内第一次报告的病例首先出现在CPC中,如Crow-Fukase、Leigh、嗜酸性筋膜炎、艾滋病、CADASIL、血管内淋巴瘤病、正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路易体痴呆、皮层基底节变性等。

  (本报记者郑颖璠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一箱青橘

上一篇:

解放军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深入武警总医院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