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解放军总医院与厦门市共同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

2018-12-13 12:13:47浏览:36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57岁的厦门市民张美芳说不清“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也是头一次听说“厦门模式”这个词。但她知道,凭着自己手中的这张
57岁的厦门市民张美芳说不清“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也是头一次听说“厦门模式”这个词。但她知道,凭着自己手中的这张“厦门市民健康卡”,就能到市里任何一家医院去看病、结账;看病挂号能在家里预约;在一家医院做过的有效检查,到别的医院就不用再做;健康卡里,还保存着她历年来所有的诊疗病历、检查结果和体检报告。

  “省钱,省时,省心。”张美芳说。

  所有这一切,源于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投入运行。作为科技部“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地区,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数字化市民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和全市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首次在城市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完整的实践蓝本。

  “‘厦门模式’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方便了群众就医,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组组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秦银河如是评价。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

  滨海社区医院一年前并入了厦门市第一医院,现在叫“厦门市第一医院滨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张美芳前一天在网上做了预约挂号,排在12号,于是9时才出门。到了社区医院,她坐等不到10分钟,护士就开始叫她的号了。医生吴艳环接过她的健康卡插进读卡器,张美芳历次的诊疗记录便显示在屏幕上:从看病的时间、地点到每次的处方、医嘱以及检验检查报告,清清楚楚。

  这使医生能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详细询问病情。确诊后,医生开好电子处方。张美芳来到药房,她的处方已显示在药房的电脑系统里。

  “到社区看病,药价比大医院便宜,还不用交挂号费、诊疗费。”张美芳说,“要是在大医院,像吴大夫这样的名专家,挂一个号要150元,还不一定挤得上!”

  她所说的吴大夫,是厦门市第一医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吴艳环。医院整合后,第一医院的知名专家们每周都要到社区医院出诊一次。“跟在总院出专科门诊比,这里病人的病种比较杂。”吴艳环说,“有些常会误诊的病症被我纠正过来,社区医生学会了,病人下次就不一定非得找我。需要住院的,我在这里开了住院单,病人可以直接住到我的科室。”

  小项的检查如抽血化验,患者在这里抽取血样,会有社区转诊车把标本送到第一医院化验室,化验报告将通过电脑系统传回社区医院,患者“足不出小区”就可以拿到化验单。而大项的检查如CT、彩超等,病人在社区医院交费后到大医院做检查,可以享受优先、低价等优惠。

  “我在别的医院做的胃镜检查,吴大夫调出报告单来就能看,不用再做一次。”张美芳说,“不仅省时省力,更是少受一次罪。”

  一卡通行、区域协同、信息共享,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成为可能。这些,只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个方面。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介绍,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已搭建起一套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政府监管于一体的“6+1”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同医疗、终身健康管理和一体化网络医疗。厦门,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城市。

  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

  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国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医院的医疗、护理、保障、办公、管理等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运行。

  “总医院一直有着‘姓军为民’的理念。”陈晓红说,“怎样使我们的信息化成果能够惠及更多的群众?仅靠总医院一家的努力,推广面非常有限。”2007年,解放军总医院推出了“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厦门,正是这一课题的示范区之一。

  在课题组组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秦银河的带领下,分课题组攻克技术难关。军地研发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医疗服务数字化平台”很快搭建起来。

  但是,要使这一平台真正投入运行,需解决的,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厦门原来有100多家医疗单位,行政分割造成的业务壁垒和利益格局,使得各家医院之间资源不能通用,信息不能交流,“协同医疗”、“区域卫生信息化”更无从谈起。

  2007年,厦门市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优化。整合后,厦门市的公立医疗单位缩减至31家。其间,医疗点并没有减少,减少的是层级和机构数。

  资源整合,为区域卫生信息化铺平了道路。病人的转诊、医护人员的交流以及资源信息的共享都变得顺畅通达。厦门市各大医院都建立了由解放军总医院设计的“协同医疗服务数字化平台”。

  健康卡,幸福卡

  资源整合后,协同医疗的优势迅速显现出来,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作用得以发挥——

  与三级医院合并,使社区医疗点的诊疗和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资源使用率达到过去的两倍以上。

  病人的有效分流,也使大医院受益。门诊大楼往日人潮汹涌、拥堵不堪的场面得到缓解,医护人员也减少了许多重复性劳动。

  在信息化的具体推进中,解放军总医院为厦门设计了面向不同用户的区域卫生数字化平台——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面向政府的管理平台、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平台、面向社区公卫的服务平台、面向妇幼保健的数字化平台。

  以面向政府的管理平台为例,“过去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只能靠各医院的报表,时间滞后,质量也难以保证。”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说,如今,电脑系统实时生成全市医院的疾病诊疗信息,能够具体到当日哪家医院门诊量最多,哪个医生开的处方最“大”,哪位出院病人费用最高、为什么高等。

  除日常监管,管理平台还可以对疾控预警提供依据。“比如,感冒发病的正常范围是1500人。如果当日就诊人数超过了这个警戒线,就可能有暴发流感的趋势,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孙卫说。

  目前,厦门市已给10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全市90%的医疗机构都连通了健康信息系统。全市的医疗资源、患者的医疗信息、市民的健康信息、政府的管理信息得到充分共享。

  “建立这套系统,厦门市投入了2650万元。”孙卫说,“而一年来,仅是‘诊疗结果共享’这一项,就节约了重复检查、拍片的费用2100万元。”

  “远程医疗系统开通后,我院和各体系部队的卫生所、医疗队都连上了线。海岛上、舰艇上的官兵都能享受厦门名医、名院,甚至远在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疗保障。”驻厦门的解放军一七四医院院长魏培德说,“如今,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的资源实现共享,真正体现了‘军民协同’。”

  在“诊疗―康复管理”的基础上,系统还实现了对居民终身健康的管理。如今,厦门市每一位出生3个月的婴儿,都可以开办健康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解放军总医院在国内首创“整合治疗”新理念

上一篇:

一箱青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