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临床用药:谨守证据和指征

2018-12-13 12:14:04浏览:7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周平安   专家论坛   中医在临床应用中药时,必须依从证据、把握指征。所谓“证据”,就是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周平安 
 
  专家论坛

  中医在临床应用中药时,必须依从证据、把握指征。所谓“证据”,就是本草学关于药物功能主治的传统论述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综合资料。所谓“指征”,则是针对此人、此病、此证的辨病辨证结论。

  与化学合成药物不同,中药所含天然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药物作用的多样性。

  历代本草著作对甘草功能的描述达十余种之多,如《神农本草经》言其“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解毒。”《名医别录》则谓“温中下气……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曰:“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汤液本草》谓:“生用大泻热火,炙之则温,能补上焦、中焦、下焦元气,性缓,善解诸急,热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去咽痛,除热,缓正气,缓阴血,润肺。”《本草纲目》又补充“解小儿胎毒,降火,止痛。”

  临床上还应注意全面继承历代医家描述的单一药物的功效主治,与中药药理学相结合,认识药物各种成分的功效与主治病证之间的必然联系。

  甘草含有甘草次酸、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甙和异甘草素,这些成分具有抗溃疡作用,因而含有甘草的小建中汤可以治疗腹痛;甘草的抗杆菌作用与葛根、桂枝、白头翁、黄芩等相配治疗下利;甘草含多量黏液性物质,能阻碍水液的吸收而有缓下作用,与大黄、芒硝配伍可治疗便秘;甘草促进咽喉及支气管黏膜的分泌而有化痰作用,所含甘草次酸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对抗5-羟色胺等物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作用,配合桔梗、麻黄、石膏治疗咽痛、咳喘;甘草制剂具有去氧皮质醇样作用,可以加重水钠潴留,甘草甜素有类似于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从而增加血容量和升高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因而甘草与附子、桂枝配合,对气血亏损的厥逆、心悸、脉结代等症有效;甘草有镇痛与抗惊厥作用,说明甘草善缓急,补心阳,益心血,宁心神,与酸枣仁、茯神、当归、枣仁、龙牡、桂枝等相配,治疗脏躁、失眠及神经官能症,对于神经急迫症有缓解作用;甘草有杀菌消炎,尤其对热痛过程中的细菌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因而可与麻黄、桂枝、石膏、知母、麦冬、柴胡等配伍治疗各种热症;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收作用,水解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相结合,且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故可用于解药物食物之毒。

  《伤寒论》所载112方中有甘草者70方,《金匮要略》184方中有甘草者85方,这些方剂被用于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多种病证。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有助于理解仲景广泛应用甘草而取效的机理,并可指导把握甘草治疗不同病证的用量。 

  将中药药理研究发现的甘草的新作用与本草学关于甘草药性的论述相结合,辨证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以拓宽药物的使用范围。

  如甘草具有盐皮质醇和糖皮质醇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于轻症和中度的阿狄森氏病和席汉氏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及其盐类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治疗尿崩症有一定的效果;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与解毒作用,对于肝炎也有明显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依据中药药理研究发掘中药临床新用,必须遵从中医药理论,如甘草在治疗急性肝炎或者慢性活动性肝炎时,一定要注意中医证候应用指征,湿热壅滞表现为腹胀、纳呆者一般不宜使用。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首席专家。曾获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奖、1986年度卫生部乙级重大科技进步奖。是我国第一部“非典型性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周平安名医传承工作站日前在京启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二炮总医院获“中华慈善奖”提名奖

上一篇:

影像科室医生也需要临床思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