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20年的诊疗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仅仅对患者如实告知病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方可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俗话说,“内科医生熟人多”。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笔者平时接触的大多是一些患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脑血管病等病人。由于医学的局限性,这类疾病在现阶段往往是无法根治的,常常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经常跑医院,给病人带来莫大的痛苦。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个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在一个月之内,竟先后三次住院。每次住院他都无可奈何地对我说:“刘医生,我又来了!”如果只对这类患者告知病情,不进行心理疏导,患者难免会产生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过激行为,加上一般患者对诊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以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一旦患者发现医生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要求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把怨恨和怒气一股脑地转移到医生身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所以,每当患者住进医院时,我都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理应纳入医疗告知的范畴,如此方可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湖北省松滋市王家桥镇中心卫生院 刘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