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传科 作者:陈天平 吴敏
夜雨瓢泼,哭声哀绝。2008年5月13日凌晨1点,在四川都江堰市的某中学地震废墟上,一队橘红色的身影冒雨救助受伤师生。在孩子们的哭泣中,医护人员快速有序的专业救治带给现场人们安慰。此时,距离地震发生仅几个小时,有人不禁好奇地询问这些口音陌生、神态似曾相识的医护人员来自哪里?他们是来自北京武警总医院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医疗队。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12日19时50分,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乘坐专机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这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第十一次出队救援。这支多次在国际救援舞台上展示风采的队伍,自组建伊始就时刻准备执行在各种艰难险阻条件下的灾害救援任务。
应对地震灾难的精锐部队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又名中国国际救援队。这支精锐部队专为应对地震灾难组建。
2001年4月27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国内的需求,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由地震专家、工兵部队搜救人员以及医疗技术人员组成的,承担国内外以地震灾害为主的紧急救援任务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武警总医院就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担负重大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护任务。
救援队成立后,立即展开了紧张的训练,他们依托临时训练基地进行技术训练;依托地震局减灾学校进行了救援英语培训;奔赴唐山地震废墟遗址进行地震基础知识学习;分层次进行了现场急救医疗培训,其中急救医生在国际SOS前急救中心进行了培训,并获院前急救资格证书;其它非医务人员均在中国红十字会进行了自救互救培训;部分骨干多次赴国外进行指挥培训;组织全队人员针对各类装备进行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逐步过渡到全队综合演练、值班分队夜间演练、值班分队空中远距离机动救援演练等,每年80个训练日(560小时,每周1.5天),完成120余次不同规模的演练。
救援队还通过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增进国际救援知识,先后派出多个救援考察组考察了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瑞典、丹麦、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救援管理机构与救援队,邀请了瑞士、德国、荷兰等国的救援专家来华讲学。多次派队参加联合国亚太地区救援演练。2006年8月, 中国政府首次承办大型国际地震演练活动。来自亚太、美洲地区的17支国际城市搜索救援队和国内17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共聚河北省会石家庄。采取实战与程序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开展现场救援处置实战演练,又进行联合国与亚太地区紧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程序的演练。通过反复参加演练,不仅收获了很多经验,锻炼了队伍,开阔了视野,还了解了当前国际救援发展现状,与其他救援相关组织交流了经验。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已逐步成长为国际搜救领域中一支重要的队伍,并在国际救援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医疗救助是保护生命的重中之重,贯穿救援过程始终。2001年下半年,武警总医院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医疗分队。
武警总医院曾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8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和1998年我国南方特大洪灾等特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任务,他们责无旁贷地成为CISAR组建队伍中唯一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
2001年4月,时任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的郑静晨被任命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副总队长,兼医疗急救组组长,抽选13名专业技术精、外语水平高、身体素质好的医护人员作为医疗分队队员。
2001年底,医疗分队配齐了便携式呼吸机、除颤器、多功能折叠式担架及医疗救援车等国际先进的救援装备。2003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整编后,医疗分队队员扩充到21名。2004年初,医疗队吸收了5名女救援队员,援引以人为本的现代救援理念,利用女性亲和力较强的优势帮助被救助人员,达到给予被救助人员心理安慰的救助目的。2005年,武警总医院野战医院组建,医疗分队队员增加至300人。
紧急救援工作时间紧急,从发生灾情、接受命令到整队出发往往只有几个、十几个小时。医疗分队的医生平时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如何能够成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的紧急救援力量?
武警总医院党委的态度十分明确:救援工作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受灾国家和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的关心,是一件代表国家形象的工作。为此,他们按照“高起点、严要求”的指导思想,挑选精兵强将,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按照实战要求组织专业训练。
医院选拔了几十名责任心强,技术精、身体好、外语水平高的医护骨干,健全了组织,明确了紧急情况发生时各自的职责;配备了必要的物资和器材,建立了专用库房;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针对突发事件制订多项行动预案;多次组织紧急救援工作程序,一旦发生灾情,接到紧急命令后,分头准备,忙而不乱;在国家地震局组织下,先后开赴唐山地震遗址、上海、厦门、山西、SOS培训地基进行专业训练。
为适应救援需要,医疗分队组建后又多次组织队员接受高级培训。2002年初,全体队员参加了北京国际SOS急救医疗培训,并获国际医疗救援认证;2002年12月,时任总医院医务部主任的郑静晨赴荷兰参加救援队指挥员培训;2003年11月,时任总医院政委的许世宽赴欧洲考察救援体制及训练模式;2004年10月,医疗科副科长彭碧波赴瑞士参加联合救援演习;2004年11月,医疗科科长侯世科等4人赴荷兰参加救援队骨干队员培训。
严格的训练使救援队员人人获得了国际紧急救援资格证书,具备了较高的救援能力,走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只有培训,没有实战,不能检验救援队的真实水平。一次次实地演练成为他们最初的考核。
2004年“八一”前夕,在北京市组织举行的首次地震应急救援实战演习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大雨中向回良玉、刘淇等中央领导以及出席全国防震减灾会议的代表展示了灾害现场自救互救和医疗转运等常用急救技术。他们娴熟的医疗救援技术、过硬扎实的战斗作风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5年6月5日,在中国灾害防御和救援协会支持下,武警总医院邀请美国“9.11”现场救援总指挥、美国国际救援组织主席兼领队道格?库普先生以及我国灾害防御专家,就重大灾害救援课题进行研讨,并现场观摩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的救援演练。这是中美灾害救援专家首次携手合作。专家们对武警总医院的紧急医疗救援给予了高度评价。
反恐、抢险救灾,紧急任务随时可能出动,处置突发事件做到“一声令下,拉得出、跟得上、救得下”是武警总医院义不容辞的职责。2005年3月,武警总医院精选300余名医护人员,组建野战医院。投资500多万人民币,从国内外选购了一批先进的手术器械、检测仪器等便携式医疗设备,所有的医疗器械都装备了减震、防水、信号识别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必要时可通过飞机空投。时值6月,武警总医院野战医院队员冒着似火骄阳,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训练。野战医院成立分检伤病员,外科手术、特殊化救治、转运伤员、生化救治等7个救治单元,从接受命令到支好帐篷,不到5分钟,展开各种野战医疗器械,在半小时之内可以同时开展2—3台外科手术,使应急卫勤保障分队具备了全天候和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紧急救援能力。我国第一支高度机动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急救多样化的现代急救“国际救援医院”正式成立。
2002年至2003年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先后组织了北京至唐山远程空运、厦门市现场爆破救援、山西地面摩托化机动和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上海城市搜索与救援4次大型演练。其中,上海演练是首次在国际救援领域亮相,受到了主持召开亚太地区城市搜索与救援年度会议的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高度好评。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准备好了。
国际救援舞台大展风采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他们要“在最严重的地震、最难抢救的地方,承担最困难的工作”,为了完成总理的指示,他们立足于国内外大型地震救援工作的实战需要,坚持“边组建、边训练、边实践、边完善”的方针,针对可能面临的最复杂最恶劣的环境制定预案,强化医疗队员“时刻待命,随时出动”的应急意识和“积极协调、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经过3年多的严格培训和历练,实现了人、装备、物资一体化,医疗救援专业高效。通过新疆巴楚、伽师、昭苏等地区地震现场的紧急救援任务的检验,他们在实战中真正走上了国内、国际救援大舞台,加入了国际救援大家庭。
2003年2月24日,新疆发生地震。在灾区援救现场,身穿橙色制服、装备精良、操作规范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救援队自2001年4月17日成立以来首次赴地震灾区实施救援行动。
2月24日晚19时15分,接到救灾命令的救援队队员来不及吃晚饭,便携带着国际一流的救援、搜索设备和医疗器械,登上飞往新疆灾区的军用飞机。25日凌晨1时许,专机飞抵喀什,救援队马不停蹄赶到受破坏最严重的震中区域——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
地震灾害发生后,大部分伤员涌向当地乡镇卫生院,由于地震破坏了卫生医疗设备和医疗用房,使医疗技术及条件本来就落后的乡镇卫生院急救医疗更加困难。由于医疗救助是保护生命的重中之重,现场急救是救援队的任务之一。医疗分队的任务非常明确,迅速抢救幸存者,对灾区人群提供所需的医疗援助,在意外情况下对救援队成员实施医疗帮助。救援队医疗人员到达后,完成了3个镇、9个乡总共12家医疗单位2000多名伤员的医疗巡诊和检伤分类工作,其中重点对色力布亚镇中心医院、阿拉根乡医院、琼库尔恰克乡医院等230多名伤员进行了检查分类,并对14名危重伤员进行了急救,同时提供了部分急救医疗器材和药品。
琼库尔恰克乡75岁的艾力莫拉克和65 岁的阿衣木汗老两口,地震发生时,儿女都不在身边,他们分别被砸断胳膊和颈椎,医疗队员赶到后,运用最先进的多功能夹板及时进行了固定,当两位老人听说医疗队员来自北京时,感动得老泪纵横,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人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救他们。
随着全国各地救灾物资陆续到达灾区,队员们开始为群众搭建保暖帐篷。每多一名灾民住进帐篷,队员们心里就多一份安慰。看到有的灾民还没有帐篷住,队员们主动把自己住的6顶保暖帐篷让了出来,搬进寒冷的车厢里挤着。维吾尔族老大妈被队员们的行为感动了,她大声地称赞说:“还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军队对少数民族关心呀!”救援队27名干部还主动为灾民捐了3700元钱,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新疆地震救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经受住了实战检验。
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发生6.1级地震,救援队小分队使用小型运输机赴灾区实施救援行动,首次在冰天雪地夜间摩托化运输实战中获得宝贵经验。同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还参与了云南大姚地区的地震救援,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5年4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大坂山二塘沟一带发生雪崩事件,1人遇难,2人下落不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连夜上山,到达海拔3500米的山区搜救,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积累了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宝贵救援经验。
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6.9级强烈地震,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紧急飞赴阿尔及利亚执行地震灾害医疗救援行动,首次登上国际救援舞台,搜救过程中发现并确认了一名12岁幸存者,直接为160余名灾民提供医疗救助。救援队不仅受到了阿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和感谢,还得到了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好评,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救援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
“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更多的生命”,这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救援理念。2003年12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伊朗巴姆(里氏7.0级地震)救援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是到达伊朗震区的第一支亚洲救援队,也是最早到达的9支国际救援队之一,救援队挖出遇难人员22名,为3个居民区近百个帐篷中灾民做了医疗巡诊。在这次国际救援行动中,伊朗总统哈塔米对我国救援队的工作这样评价:“患难见真情!你们工作得非常出色,伊朗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国际救援在某种意义上综合展示着一个国家国情和实力。我国救援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切实有效得到了国际同僚的认可,尤其是深受灾民们欢迎的医生主动巡诊的救援方式开始被其他国际救援队借鉴。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百年来最强烈的9级地震和海啸,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印尼班达亚齐执行国际救援任务。34名医疗队员们在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帮助当地恢复重建了3所医院,创建了最大的国际病区—–中国病区,接诊治疗各类病人10286例,开展各类手术284台,抢救危重患者440人,完成疫情检验298项,清理遇难者尸体69具,并率先确诊了5例感染疟疾病例。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全体队员自觉发扬救死扶伤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受灾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救援期间,正值元旦佳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向队员们赠送了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联合国官员评价:“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作为医疗救援能力最强的队伍之一,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可以值得完全信赖的医疗救援队伍。”
2005年10月8日,7.8级强烈地震突袭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造成数千人伤亡,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并应巴基斯坦国政府的请求,分别于10月9日和28日分别派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赶赴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医疗队先后选派30名队员,分两批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巴拉考特镇实施求援,前后历时30余天。在此次救援中,医疗队员们平均每天工作在15个小时以上,接诊病人达200多人次。同时,他们创造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自组建以来援外任务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在野战条件下为难产妇女接生新生命;第一次在野战条件下成功完成一台多学科联合的全麻手术;第一次在野战条件下开设了放射、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第一次在野战条件下完成了血、尿、便全套化检检查;第一次在野战条件下开展了产前超声检查……。此次救援,医疗队先后救治受伤灾民4000余人,其中重伤员500多名,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巴基斯坦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亲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流动医院看望全体队员,表示巴基斯坦人民将永远记住中国人民的友谊,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工作将进一步深化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
2006年5月27日凌晨6时,还没完全从海啸重创中恢复过来的印度尼西亚再次遭受里氏5.9级地震,造成数千人死亡,2万余人受伤,受灾程度非常严重。曾经在印尼海啸中出色完成救援任务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5月30日清晨6点钟到达灾情最重的班图尔县,顾不上休息片刻,立即搭建了灾区第一所能展开救治的野战流动医院。在气温达到38℃的班图尔县,好几位队员先后中暑,但没有一个队员倒下。19天的救援,中国野战流动医院共救治了灾民2239多人,平均每天救治200多名灾民,工作15个小时以上;开展大手术23例,中小手术268例,抢救危重病人3例,是所有救援队中在有限时间内救治人数最多的国家。印尼总统苏西洛在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到达的第二天就接见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称赞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这里所做的工作十分有意义,印尼人民对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救援表示感谢。
在灾难救援中铸造世界品牌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近7年来,先后参加了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5次大型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先后出动医务人员118人次,救治伤病员16996人,其中危重病人300多人,开展各类手术1158例次,多次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联合国现场协调中心多次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反应速度超常,集结迅速,印象深刻”;“中国在国际救援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中国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不断取得进步,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在国际救援的大舞台上,成为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是因为有强大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做坚强后盾。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强盛壮大,没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没有组建各方和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全力支持,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支撑如此规模的救援行动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之所以能够形成超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因为每个队员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奉献的责任意识。平时他们都是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先进分子,是本部门本单位的骨干力量;救援时又都是战场上的勇猛战将,专业上的多能选手。为了“国际救援”这一共同目标,他们无论是专家、战士,还是医生、护士,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以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重,发扬吃大苦、耐大劳,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和救死扶伤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和危险,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自觉践行 “在最严重的地震、最难抢救的地方,承担最困难的工作” 的要求。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之所以能够得到受灾国政府与人民的极大信任和高度评价,是因为中国努力迈向责任政府和公民社会的执政理念,在国际灾害救援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每当灾害发生时,中国政府就会迅速采取一系列紧急救援措施,作出快速反应,提供救灾款物,并派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参与国际救援。中国人民这种广为国际社会所称道的空前的爱心展示,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反映了根植在中国文化深处的“天下大同、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饱受灾害之苦的中国人民真诚地感谢其他国家人民伸来的援助之手,也从来没有把外国发生的灾害简单地看作是他国的事情,而是设身处地替他国人民着想,以一片热忱来尽力帮助受灾国人民重建家园。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之所以能够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和称赞,是因为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统一高效的科学管理。建队伊始,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就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救援理念。在队伍建设发展中,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始终注重和强化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组织体系,规范各项秩序;合理调配人员,统一协调行动。于平常之中体现非凡,在细微之处传递关爱,从而铸就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世界品牌”。
2006年1月12日至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巴基斯坦召开了由22个国家代表团参加的国际灾害管理会议,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于在巴基斯坦的出色救援而受到表彰,这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收获的又一项国际性表彰。
2006年6月16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新闻:在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再次出色地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世界卫生组织现场协调小组统计后宣布,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治的伤员居18支国际救援队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