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潘树和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疾病特征、本质的高度概括。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而出现的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导致精神类疾病、现代文明病增多,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生物医学模式”已远不能与之相适应。而中医心理学理论,即“形神合一”理论,正与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契合。
中医优势和特色促进了医学模式转变
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和强调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早在2000年前,《内经》就对心理学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细致观察和探索,并为后人所继承、发展。
一、中医对心理学的认识及治疗优势
《内经》认为:心理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源于外界刺激,更重要的是它属于肢体气血活动的产物,心理活动有着生理基础。其独特理论为“形神合一”,心主神明,五脏神志论等。
“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的本质是指人的生理与心理现象。“形”指形体形态,包括皮肉筋骨、内脏精血等;“神”泛指人的心理活动。神以气血津液为活动基础,神在形的基础上产生,对形有主宰作用,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是在神的支配和调节下协调有序进行的。
《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只有形神具备、心藏神气、魂魄和谐时,才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的健康人。
心主神明 《内径》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就是进行思维和统率全身生理机能的特殊功能,由心主宰意识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这五种神识都属于心。
五脏神志论 五脏神志论是指五脏藏五神、生五志。《素问·宣明五气》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是五神、五志产生的生理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时,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人的情志活动。日常中,病人稍有刺激即易激怒,表明是肝的阳气亢盛;出现悲伤、自卑,与肺有关;出现神疲乏力、腰酸耳鸣、记忆力下降乃至思维迟钝,与脾肾气虚有关;出现失眠、多梦、健忘,与心有关。因而心理疾病比一般病难治。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抓住心主神明,心统五神,调节五脏,辨证论治,达到人体阴阳平衡。
二、理法方药是临证治疗疾病的精髓
卫生部发布《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中国居民健康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2005年慢性病病死人数750万,每12秒就有一个心血管病人死亡”。
由于新的感染形式如非典、手足口病Εv71,以及最近的甲型H1N1流感等的出现,我们更应该强调人体正气与细菌、病毒生态的平衡。治疗这些病,中医通过理、法、方、药,临证处方突出一个“法”字,法则的确立赖于辨证论治的“理”来指导。病症结合,方证对应,药物配伍,寒热通补,升降并用,提高疗效。中医治疗特点是“以人为本、以病为标”,追求自主调控,激发潜能,自身免疫,自然自愈,这是中医独具的优势。
三、治未病体现中医整体恒动观
中医“治未病”是指导生命全过程的最高养生原则。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治未病 中医注重内养正气增强体质,外顺应自然规律,饮食合理,倡导节欲保精、外避邪气,
治已病 早发现早治疗,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 以中医五脏承制关系,通过调控与已病脏腑密切相关的“未病”的脏腑,来协助治疗已病的脏腑,以提高疗效。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不能局限在本经本气,而必须要考虑其所影响的他脏他气,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以整体观念来判断转归,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法。以肝为例,属于肝的实证则清肝、泻肝,不奏效就要考虑治肺、脾,补脾肺以治肝,从而提高疗效。
预测与防治 以“治未病”指导思想诊治疑难杂病。疑难杂病大多病因复杂,久治不愈,很多人产生恐惧心理,如恐癌、恐心脑血管梗死等。这些疑难病症,大多是内因大于外因,用现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难以预防。从中医诊治方法来看,它们在未得到确诊之前,就已经有了疾病的信息-阴阳气血、症状、舌脉等改变。这时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检查出它的“证”来,进行治疗,这时如病情得到缓解或制止,帮助正气战胜邪气,那么危重疑难疾病就会减少或免于发生,这正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最有价值之处。在预防医学中,医者不贵于能治愈疾病,而贵于预知先觉,测治于未萌。
“三个最”凸现中医优势
最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病、疑难杂证,通过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疗效明显。
最小的副作用 中药是道地天然或种植的药材,副作用小。
最低的价格 中药一般成本较低。
西药有“三个明显”即药物成分明显、作用明显、副作用明显。
中医的“三个最”与西药“三个明显”相比凸现优势。这也证实了钱学森所说世界医学要走中医之路的前瞻性推断。
笔者深信,一个更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生态与共生医学模式”,不久将出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