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珠江医院党员医疗队重返汶川为群众送医送药

2018-12-13 12:30:58浏览:3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来源:宣传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为提高灾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强其重建家园的信心,医院党委决定以学习实践科学

文章来源:宣传处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为提高灾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强其重建家园的信心,医院党委决定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于4月27日派出一支党员医疗队重返汶川灾区,开展巡回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灾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帮助缓解当地缺医少药的困境。在4天的返川活动中,党员医疗队的足迹踏遍了震中映秀、耿达和都江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记者全程随队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
    医院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赴川巡回义诊、送医送药活动,将之列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行动、挑选最精干的力量,迅速组建了党员医疗队。刘瑞林副院长亲自担任队长,13名队员分别由普通外科、骨科、康复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组成,其中林荔军、李强、杨建成、余艳、麦雪霞等更是去年5月首批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骨干队员之一。出发前,医疗队按照院党委的要求,先后两次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详细制定了返川义诊计划。
    27日上午,陈志中院长等院领导为党员医疗队一行举行了简短的欢送仪式。带着院领导的关心叮咛和全院教职员工的重托,党员医疗队携带便携式心电图机等专科检查设备及大量常用药品奔赴汶川。
    去年“5?12”地震发生后,医院迅速调遣了5批共14名医务人员和1台救护车赶赴灾区,医疗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震中映秀、耿达、青川地区执行医疗、防疫、康复等救援任务,最先进入震中映秀镇、最先进入水磨镇、最先救援“生命孤岛”耿达,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多项第一,再现了以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举,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灾区政府和群众赞誉为“广东铁军”,医院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时近地震一周年,我院党员医疗队再次成为震后首支重返汶川巡诊、送医送药的医疗队。
    4月28日上午,医疗队抵达映秀漩口镇,队员们带着慰问品,来到曾被转运到我院治疗的72岁的张术芳大娘家。当张大娘看到照顾过她的余艳护士长等医疗队员爬山越岭登门来巡诊时,跑上前紧紧拥抱着余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队员麦雪霞为张大娘量血压、测血糖;骨科杨建成、林荔军、康复科吴文仔细检查了大娘的身体康复情况,指导张大娘做操锻炼;消化科黄纯炽为张大娘开具了胃病相关药方,并一再嘱咐注意饮食。听说张大娘的老伴近段时间心脏有些不适,心内科魏向龙专门为他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同时交代了注意事项,老两口高兴地说:“你们珠江医院救了我的命,现在还这么大老远跑来看我们,帮我们免费看病、做检查、送药,真是比自家人想得还周到,太感谢啰!”
    28日中午,鲜艳的“珠江医院党员医疗队”队旗在震中映秀镇的活动板房集中区高高飘扬,医疗队员顾不上旅途疲劳、环境不适应等情况,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迅速展开义诊活动,与镇卫生院的医生一起,为灾区少数民族同胞问诊看病,进行测血压、心电图等体检,同时提供健康咨询。
    地震将通往耿达乡的公路几乎全部毁坏,虽然经过近一年的修复,汽车也只能沿着坍塌山体中“挤”出的一条小路翻山越岭,路上仍不时有山石滚落、滑坡的危险,23公里的路程用了3个多小时才艰难通过。29日一早,在耿达乡政府和卫生院的积极配合下,医疗队在藏民比较集中的板房区开展义诊送医送药活动。义诊过程中,神经内科赵连旭发现一个中年男子开始有女性特征倾向,且家境一贫如洗,建议他到省城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为了让他能够及时查出病因,刘瑞林副院长带头捐款,队员们也纷纷解囊救助,累计捐款2000元。
    医疗队在义诊间隙还派出普外科李强、骨科林荔军组成的小分队,来到我院“耿达敢死队”抢救过的78岁的杨定芬大娘家。杨大娘一见到救命恩人,一把抓住队员们的手,老泪纵横。李强、林荔军仔细询问了杨大娘一年来的健康状况,嘱咐杨大娘一些保健知识,并送上慰问品。杨大娘一家热情地挽留医疗队吃过午饭再走,队员们婉言谢绝。
    三天的义诊送医送药活动,受惠群众达300多人次,赠送群众和当地卫生院药品共计5万元。党员医疗队每到一处,前来看病、咨询的人围满现场,当地群众个个冲医疗队翘起大拇指,纷纷奔走相告:“救我们的广东医疗队回来了!” 
   《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广东电视台联合派出的采访小组全程跟踪记录下了此次活动每一个感人的瞬间。《南方日报》以2/3版面作了精彩的报道,广东电视台在卫视《午间新闻》3次现场连线播出,珠江频道《630新闻》、卫视频道《730新闻》进行了4次系列报道。                                                 (孙  健 )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三○二医院微创治疗中心立足本职工作,灾区后方做贡献

上一篇:

两个前沿阵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