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的桌上放着一本书,书名为《童年,你做过哪些傻事》。做过哪些呢?穿越30年的记忆时光,儿时的那些“傻事”呼之欲出。
踩别人的影子。几个伙伴在田野里一边追逐,一边努力踩着别人的影子,怎么踩也踩不住,被踩的人飞跑,阳光将他的影子带走好远。破衣服飞扬起来,像一面鼓动的旗。
挤墙。冬天的时候,我们一顺儿紧贴向阳的墙摆好,一声“挤”,一大群人拼命朝内挤,瘦小的体弱的,难免被挤出,又马上飞跑进队伍一端,重新开挤。童年,谁知道有多少力量在体内蕴藏着。
将整盒的牙膏挤出,只为用牙膏皮去换那种叫糖人的吃食。它们栩栩如生,浑朴而透明,颤巍巍地粘在细细的竹签上,险险地不胜脆弱,令人时时防备着“啪”的一声碎裂,疑疑惑惑地悬着心。
睡在某个莫名其妙的地方。一群人分成两派,警察抓坏蛋。一方躲,一方寻。床底下,衣柜里,草堆旁,猪圈后,战斗的领域海阔天空。几番抓捕后炊烟起,家家唤孩子吃饭时,总有个别憨头小子找不着了。一番翻箱倒柜,一番大呼小叫。床底下,他歪着头,侧趴在床角边,睡得口水直流。这小坏蛋躲得太隐蔽了,等不来“警察”的法网,困极而睡。
老师在讲台上唾沫飞溅,我们在课桌底下,用装有烧红的木炭屑的烘炉偷偷炸蚕豆。“噼啪”,蚕豆炸裂了。老师停下粉笔四处张望,我们赶紧将炉塞进桌肚,身子贴近,不敢动弹,任由那香喷喷的味儿变成焦煳,更糟糕的是衣服也烤煳了。而老师诡秘地一笑,一切皆在洞察中,等着我们回家享受父母的一顿责骂。
僻远的山村穷困的境遇里,我们从来就不稀缺玩具,我们自身就是道具。人,不就是顶好玩的东西吗?从来也不缺少舞台,小至床底大到田野,哪儿都可以妙趣横生。我们无心无肺无头脑,满怀对环境的欣赏和对人间的信心。傻事一堆,快乐成群。
现在的我们,可以傻吗?可否踩一踩别人的影子,可否在雨中打水仗?正襟危坐,殚思极虑,我们累得慌。只看见那些“傻老根”、“憨大头”整天乐呵呵的,吃得香,睡得香。
此刻,让我耿耿于怀的是,若干年后,这本书摆在我孩子面前,她的回忆呢?作业,补习班,名次,紧闭的门,冰冷的水泥地。童年早已苍白,无笑声也无血色。
多么奇怪呀,我们不敢傻了,孩子们没时空傻了。我想,这个世界,一定不快乐。 (湖北 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