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爱的阳光——记新桥医院胸外科抗震救灾

2018-12-13 12:49:32浏览:4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作者:政宣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排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

作者:政宣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排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部强烈渴望着早一分钟解救出错有危难中的生命。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可是全体人员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表现除了思想统一、行动迅速、团结协作、爱心奉献、扎实工作的大局意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关键时刻,充分展现了我科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当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来,科室全体人员无比悲伤,大家纷纷要求到抗震救灾第一线,表现出极高的抗震救灾热情。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强烈要求上前线,纷纷写请战书,就连怀孕5个月的护士何月霞也主动请缨到震区去救治伤员。张国强教授、周人杰副教授、戴纪纲副教授先后奔赴前线;护士赵菲家在陕西,父亲厂房已垮塌,父母住在帐篷,可为了救治伤员,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回家的念头,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同时大家踊跃捐款捐物,仅一上午,就受到科室28名医护工作者捐款1万余元,全科党员又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出金额不等的党费作为爱心捐款,再次捐出特殊党费6400元,尤其是闵家新主任先后两次捐款共计4000元。大家心系灾区,都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当医院召开了抗震救灾相关会议后,全科人员都积极争当志愿者,报名参加救护伤病员。不论家中是否有老有小,无论身处哪里,只要是组织需要、灾区需要、伤员需要,保证随叫随到,不讲条件。护士解明娥、张嫣、严春燕抛下年幼的女儿,不分昼夜救助伤员,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为抗震救灾多做一点贡献。

  我科自5月18日起,陆续接收来自地震灾区的伤员共15名,其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24岁。在床位紧张的境况下科室设立了抗震救灾专用病区,调出了6间相对胸外科常规抢救物品,还准备了便壶、脸盆、毛巾、牙膏牙刷、衣架、拖鞋等,以满足伤员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所需。在整个接收伤员的过程中,大家分工协作,忙而不乱。负责分诊的医护人员在大厅认真询问着每位伤员基本情况;负责带伤员去行X片检查的工作人员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心翼翼的推着病床;负责在病房接待伤员的同事,不辞辛苦的为伤员安排床位,准备生活用品……所有的一切,大家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从医疗救护到生活护理都为他们考虑得非常细致。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大家就这样默默的付出着。面对这些受伤无助的朋友,科室自发的形成了一帮一的护理小组,,不止帮忙照顾病人,也想尽办法帮助每一位伤员寻找他们尚在人间的亲人,打电话、找相关媒体求助……让他们感觉到在这场可怕的灾难面前仍旧拥有许多人的爱。

  科室接收了一位67岁的老人,老人是位幸运而热心的人。地震造成了他双侧部分肋骨骨折,所幸的是家人无恙,只是暂时与家人相处两地。刚来我们科室的第一天晚上,老人就托护士王莺泛帮他找一位17岁因为地震骨盆骨折(其他伤势不确定)的小女孩,他告诉我们,小女孩思想压力很大,在绵阳进行治疗的时候就一直在闹情绪,老人曾不止一次的医护人员一起安抚小女孩,还认女孩做了干孙女,现在他仍然很担心小女孩,希望我们能尽快帮他找到。了解了情况之后,我们很多工作人员都开始想办法,最后终于在骨科找到了她,老人每天都去看望他的干孙女。当老人和小女孩微笑交谈时,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里都在默默的祝福着,感激着,也感动着。不仅如此,邹严萍、赵菲、刘晓青等护士都帮助自己分管的伤员寻找他们的亲人。地震给很多人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可灾难面前我们也看到了无数人善良而纯真的爱。

  到我科的这些伤员不但有看得见的身体上的伤痛,还有看不见的因地震的惊吓造成的内心伤痛,伤员中的绝大部分人或郁郁寡欢,或闭口不语,或目光呆滞,他们不敢接受、不愿接受、不能面对眼前的现实。为了让这些伤员从噩梦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充分发挥我科护士善于沟通的优势,对每位伤员一对一负责制,与伤员结对子,对15名伤员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利用业余时间去为伤员做心理抚慰,通过细节去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建立情感和信任,使他们回到现实中,勇敢面对生活。伤员杜小翠5岁大的孩子在地震中死了,她经常思念自己的孩子或见到别人的孩子就痛苦,责任护士彭焕芝不断地和她谈心,有针对性地开展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杜小翠的心情逐渐开朗了。重伤员陈发贵在地震中砸断了多根肋骨,并有血胸和气胸,监护室护士严春燕、黄凤霞、刘晓春、王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喂水喂饭,擦身洗脚,还经常做病员的思想工作,他自诉经常做噩梦,反复梦到地震那一刻的情形,护士们轮番给予他精神安慰,责任护士刘小琴每天晚上十一、二点钟还要去看望他,大家的努力使他现在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科室的每一位人员对自己分管的伤员都特别关心和精心照料,把伤员当亲人,全员参与,并肩携手,救死扶伤,共抗天灾。伤员一住进病房,立即给他们送上灿烂的鲜花;护士们马上端来一盆盆热水,为他们洗去身上的污泥和血迹,换上干净的病员服;给他们喂水、喂饭;陪同他们前去检查;张嫣的爱人主动捐T恤210件发给伤员以献爱心;进修医生秦伟的爱人经常给伤员端来亲自煨的鸡汤、排骨汤;何月霞、彭焕芝等在自己家里给伤员找来衣裤;谭文霞主动给伤员买来纯棉背心;科室给每位伤员送去一盆可口的鸡汤;伤员需要卷纸、拐杖、微波炉碗等,我们马上买来;我们还发动社会力量捐来新衣裤分发给伤员;许多医护人员自己买西瓜喂给伤员吃,买来伤员喜欢吃的牛奶、水果等食物;还经常到伤员床边和他们交流,询问生活需要;伤员出院时伟他们准备食品和路费……对伤病员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有难解难、有忧解忧,得到了伤员及其家属的赞扬。类似这样的事例,在胸外科接受救治的伤员中有很多,每个人都难以关怀。通过我科医生的精心治疗,护士的细心护理以及我们的倾心付出,换来了伤员们的良好状态和认可。

  身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原本就是我们的使命。在这使命之外,我们也和其他人一样,想用更多爱心去关心和尊重那些从灾难中走出来的朋友。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爱的阳光近在身旁,从我们的心里递到你的手上。

 
政宣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新加坡Antonio Bertoletti教授受聘唐都医院客座教授

上一篇:

珠江医院召开争创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动员大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