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
从某国将零度可乐下架说起
打开网页,可见一位虚拟的超市顾客自述自己在购买零度可乐付款时,遇到一位相邻的洋大叔,建议他以后最好不要再喝这种可乐,因为零度可乐中含有成分为苯丙氨酸的代糖阿斯巴甜,而阿斯巴甜是一种损害神经系统的毒素。这种毒素能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度,并引发偏头疼,甚至比苏丹红更易致癌。更有甚者,有报道称委内瑞拉政府已下令将零度可乐进行下架处置。这自然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什么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它是两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的酯化产物,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在常温下,阿斯巴甜为白色结晶粉末,加热后可水解,并产生苯丙氨酸。当阿斯巴甜的使用量为1∶150~200时,能达到与蔗糖相等的甜度。阿斯巴甜主要添加于饮料、口香糖等食品。由于使用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具有“无糖”、“低热量”的特点,因此,能弥补“糖害”的缺陷,满足减肥者及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安全性争论旷日持久
自上世纪70年代起,陆续有报告说阿斯巴甜具有动物毒性作用,可使动物脑瘤发病率升高等。但是这些实验结果并未得到多数专家的认可。多数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在对相关资料进行评价时认为,阿斯巴甜用做甜味添加剂是安全的。美国自1983年批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我国于1986年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录。
关于其毒副作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每隔3~5年,当有负面实验数据出现时,就会引起新一轮争议。但至今食品安全部门的评价结论未有改变。
至于零度可乐在委内瑞拉下架,其实并非可口可乐的第一次遭遇。此前印度部分地区也曾一度禁止其销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只是禁止可口可乐中含阿斯巴甜的产品,却完全没有提到其他含有阿斯巴甜的饮料、巧克力、谷类食品和口香糖等。
国内有关阿斯巴甜能致癌的议论是在2005~2006年全球性争论之后。当时英国议员威廉姆斯根据意大利学者的有关阿斯巴甜与小鼠淋巴瘤发病的研究结果,在国会上说阿斯巴甜的潜在危害性比苏丹红更大,建议禁用。他的意见传播很广,但并未得到食品安全部门的认可。最近国内网上还是在重复威廉姆斯那几句话,并无任何新的内容。
风险评估表明:阿斯巴甜安全
最新的较为重要的评价是上世纪90年代,欧盟的顾问组专门针对阿斯巴甜进行了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并未观察到阿斯巴甜引发偏头痛和肿瘤发生率提高等疾病的证据。公认的阿斯巴甜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50mg/kg。而每瓶零度可乐中的阿斯巴甜含量为185mg。
“损害神经系统”纯属误会
苯丙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所影响的对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遗传缺陷疾病——苯丙酮尿症患者(其患病率为1/16800)。这种病是由于患儿体内的酶存在缺陷,致使苯丙氨酸初级代谢产物异常聚集,并在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其主要表现为智能发育落后,行为异常,多动,甚至有肌痉挛或癫痫小发作,少数呈现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只有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才能减缓疾病的进展。而网上所谓阿斯巴甜水解后产生的苯丙氨酸会损害神经系统,完全是把事情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