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铁血生命卫士——记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总指挥王登高校长

2018-12-13 12:50:27浏览:12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王中委刘胜江赵建伟本报记者唐先武 “爬!也要爬到映秀去,我们早到一分钟,就能多抢救一名群众的生命!”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王登
王中委 刘胜江 赵建伟 本报记者唐先武   

        “爬!也要爬到映秀去,我们早到一分钟,就能多抢救一名群众的生命!”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王登高就是凭着这种信念,率领医疗队冒死突进,成为进入震中汶川县映秀的第一支医疗队。 
  临危请命,拼命向前突 

  5?12地震发生后,第三军医大学迅速启动“平转战”机制,发出抗震救灾动员令: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拯救灾区伤员生命! 

  第一批医疗队刚刚星夜驰援四川灾区后,学校又立即召开党委会。“作为校长,关键时刻我就应当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王登高主动请缨,随后,率领68名医疗队员直扑震中———汶川映秀镇。 

  到达都江堰时,通讯全部中断,道路严重损毁,余震接连不断。王登高果断决定,将价值50多万元的药品、器材化整为零,每人背起重达30多公斤重的急救药品。 

  医疗队乘冲锋舟沿岷江逆水行进约1小时后上岸,横在脚下前往映秀7公里的路,超乎想象的坏。这哪里是路呀,分明没有路!到处是塌方和泥石流,上边滚石不断,下边岷江汹涌,险象环生。 

  “跟我上!”王登高没有半点迟疑,带着队伍就往里突。 

  女队员刘珂汐较瘦弱,背着沉重的背囊十分吃力,王校长拿过她的背囊,两个背囊一起背。在攀爬一段泥石流形成的70度陡坡时,身负两个背囊的他踩上松动的泥土,身体直往下滑,他猛地抓住一个树枝,才幸免掉江。 

  刘珂汐吓呆了,而镇定的王校长却转身向她喊“注意脚下,快速通过!”大家刚刚通过这段滑坡时,山上的碎石夹杂着泥土就呼拉拉地冲了下来。 

  此时,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顾一切地向灾区挺进…… 

  14日下午2时30分,满身泥泞的这支医疗救援队抵达映秀,成为最早到达震中的医疗队。 

  正在现场组织救灾的阿坝州领导紧紧抱住王校长失声痛哭:“这里太需要你们了。你们来了,群众就有救了。” 

  拯救生命责无旁贷 

  废墟、遗体、伤员……日夜兼程、历尽艰辛到达这里的医疗队员们,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 

  王登高迅速把医护人员分为检伤组、轻伤组、重伤组、护送组、手术组,依序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清创、缝合、包扎、固定等急救处置。在他的组织指挥下,受伤群众的情绪稳定下来,轻重伤员得到适当的分类治疗,一名名重伤员得到救治…… 

  一名小女孩有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需要现场手术。天色已晚,王校长为医生打着手电筒,在微弱的光线下完成了手术。 

  目标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尽一切可能抢救生命!” 

  止血、包扎、清创、固定、输液、肌注、导尿、分发药物……一切都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展开,医疗队带去的医疗物资已经基本耗尽。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没有盐水,王校长拿出自己舍不得喝的纯净水,给伤员冲洗伤口;没有夹板,他就和医疗队找木块给骨折的伤员进行固定;没有导尿管,他就指导护士用剪去针头的输液管给已经尿潴留的病人导尿…… 

  为了改善医疗条件,王登高冒着再次垮塌的危险,指挥医疗队从镇卫生院的废墟里挖出了氧气瓶和治疗车,在停机坪附近用纱帘搭建起一间简陋的手术室。当天,就在这里,队员们救治伤员159人,开展手术34例。 

  通讯中断,道路中断,救援行动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中运转。阿坝州救灾指挥部决定,任命王登高为映秀震区医疗总指挥。王登高立即将几天内陆续赶来的13支军地医疗、防疫队伍协调起来,合理配置力量,高效展开救援——— 

  41名埋在废墟下的重伤群众被成功抢救生还,医护人员从发现伤员起,就实施喂食、心理安慰、医疗救治直至护送入院的全程陪护;100余名危重伤员得到救治并后转,无一死亡;460余名轻伤员得到医治,伤情稳定。 

  不抛弃,不放弃!被埋108小时的董凤强、147小时的沈培云、179小时的马元江等9名被埋100小时以上的重伤员相继得到有效救治,第三军医大学救援人员不断刷新拯救生命的纪录。 

  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战场 

  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王登高像开足马力的机器转个不停,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去撬开地狱之门,篡改生死簿。 

  刚到映秀的3天3夜,他没合过眼。白天和医疗队一起处置伤员,晚上照看未来得及送走的重伤员,生怕哪一个生命在他眼前消失。 

  离映秀10余公里银杏乡,山高路远,加上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此前没有一支部队上去过。王登高速派两名医疗队员带上急救药品,徒步4个小时赶到这里,为百余名村民送医送药。随后,他曾十余次与医疗小组徒步进入周边山沟,搜寻零散伤员并开展就地治疗。 

  在映秀的前4天,食品成了威胁医疗队生存的最大难题。16日,医疗队69人只分了6瓶矿泉水,他一瓶不留全部给了伤员。护士们上山挖了些土豆弄熟了给大家吃,而他却把自己的那份留给了值班医生。 

  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5月28日上午,王登高接受命令,转战理县。他来不及休整,日夜兼程800公里奔赴理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担任卫生防疫总指挥。 

  当晚,理县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王登高打破界限壁垒,重新研究部署了全县的防疫力量,城区按“条条”运行,乡镇按“块块”管理。他的倡议得到了国家疾控中心的充分肯定,并在四川灾区推广。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重点检查防疫用药的品种、数量、浓度、密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把消杀灭次数从每天3~4次降到1~2次,既斩断了疾病传播链,又避免生态环境破坏。 

  作为防疫专家的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多份调研、建议报告。 

  由于组织科学有序,联合卫生防疫工作全面铺开,疫情苗头被扑杀在萌芽状态……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危险,一心施救的王登高消瘦了10多斤,被太阳曝晒的脸脱了几层皮。然而,他和他的医疗队在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褒奖。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建强支部 凝聚力量 积极推进抗震救灾医疗保障工作

上一篇:

解放军总医院与都江堰市4家医院签帮带协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