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州总院肝胆内科住院将近3个月的吴先生终于康复出院了!为了抢救这位生命危在旦夕的肝衰竭患者,肝胆内科、泌尿外科、感染科专家联合攻坚,深入探索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丙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方法,最终不仅挽救了老吴的生命,还实现了他提出的“保肝不弃肾”的愿望。
今年60岁的老吴是福建泉州市人,3年前被确诊为尿毒症,长期依靠腹膜透析维持生命。去年11月他的肾功能严重衰退,病情不断恶化,在我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术,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在口服免疫抑制剂抗排异治疗的2个月后,老吴突然出现腹胀、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临床表现,家属立即将其送到我院肝胆内科治疗。入院后老吴的病情进行性加剧,出现了高度乏力、高度黄疸等肝衰竭的临床表现,经检查后发现血胆红素最高达450?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至30%以下,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经血液和肝脏活检后他被确诊为患了死亡率极高的纤维淤胆性肝炎。为了挽救老吴的生命医院多次组织肝胆内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制定了及时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保肝、抗感染、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案,20余天后老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纤维淤胆性肝炎是免疫抑制状态下肝炎病毒大量复制是引起的,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无奈之举。为了使移植肾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不发生排斥反应,肝胆内科的李东良主任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后大胆尝试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在成功保住老吴肝脏的基础上,使他在无服用免疫抑制剂70多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肾功能正常。
据李东良主任介绍,纤维淤胆性肝炎是一个新的病种,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免疫抑制状态下,特别是器官移植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又称免疫抑制剂诱导性肝衰竭,患者多于发病后数月甚至数日内死亡,象吴先生这样成功获救的病例十分罕见。该患者治疗获得的成功,为我院在免疫抑制状态下肝病的治疗积累了难得的经验。
陈媛媛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