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改革开放30年,如梦如昨

2018-12-13 12:51:24浏览:76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儿科高青)岁月匆匆,淡淡的模糊了的记忆已变得斑斑点点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留一丝痕迹,唯有触动我们心灵的,让我们笑过的哭过

    (儿科  高青) 岁月匆匆,淡淡的模糊了的记忆已变得斑斑点点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留一丝痕迹,唯有触动我们心灵的,让我们笑过的哭过的感动过的才会在记忆中停驻。
  我的目光定格在197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是个惊天动地的路线转换。从此以后,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的30年里,中国导入了市场经济原理,对外敞开了大门,无论是城市、农村、工厂、学校还是医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病房楼,树新形象

  我清晰地记得2003年的11月中旬,我们搬进了新的住院部大楼,那夜我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昨夜,你还披着朦胧的面纱,在我的梦中摇曳,编织最美丽的憧憬,今日,你就清晰的站在我的面前,如飞翔的白鸽从蓝天降落,静静的,静静的伫立在白求恩像的后面。曾期待着纯洁的白衣天使步履轻盈的穿梭在洁净的病房,长长的走廊上有你矫捷的身影,还有你的细语轻柔响在每个病房,每个床前。而今天,你如梦般降临,我已置身于这美丽的殿堂,心情怎能不为之愉悦?看着这洁白的大楼,灯火通明,所有的医疗设备先进,所有的医疗器械完备,所有的办公用品精良,所有的护理用物齐全,心情怎能不为之振奋?
  低暗的平房,蚊虫的叮咬似乎已是昨夜的旧梦,孩子的啼哭也变得不再恼人,倒像是奏着某个和谐的乐章。昏暗的街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病区,紧接着,医院又盖了干部病房,新建了办公大楼、重新装修了烧伤整形科和传染科,3座高层经济适用住房拔地而起。
  医院的各任领导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开创医院工作新局面。 在建设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优美舒适医疗环境的同时,抓好科教兴医,抓好医疗质量,抓好服务态度,抓好创新与进展,以方便、放心、优质的医疗服务取信于病人。医院扩大规模,扩建科室,引进人才,我们的医院已经成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环境优雅,集医疗、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认真认真学习华益慰等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治学严谨,对技术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视病人如亲人的崇高精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我们实践的也正是我们当初的誓言。

我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医护质量提高,我们不再单一的为病人解决痛苦和疾病,在某些时候,我们不仅仅是生命的守护神。
  今天中午下班的时候,我又看见那个面色凝重的中年男人,站在赵丽主任的办公室门前敲门。思绪顿时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并不久远的年代:
  十五年前,一个面色凝重、衣衫陈旧的壮年男人带着一个7岁的小女孩来到我们儿科。那个时候,我们科还在那座低矮的破旧的平房里,小女孩紧紧跟在他的父亲身后,憔悴的面容掩饰不住她的惊恐和不安,听了小女孩父亲的病情述说,医生做了骨穿,诊断的结果很快就明确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女孩住在23床,床头牌上端端正正写着她的名字:林燕。发药的时候,偶尔我看见她一日三餐吃得很简单,心里还责怪他的父亲不舍得给白血病的女儿买些可口的饭菜,那个时候白血病的治疗和护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夺走她年幼的生命,得了这种病也就意味着她随时可能和死亡接吻。有一次我看见小林燕睡着了,她的父亲坐在她的身边贪婪的吃着,很香很甜的样子,我很好奇,走过去,看见她的父亲正大口大口的咀嚼着一个硬邦邦的馒头,不时地喝口水,叭嗒叭嗒嘴唇,桌子上还有一块似乎是从家里带来的咸菜疙瘩。后来,我知道,他们来自一个贫穷的山区,只靠小林燕父亲一个人打工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而小林燕的姐姐刚刚开始参加工作,哥哥还在上学,家里很穷,为了给小林燕看病,他们已经借遍了乡里乡亲的钱,她的父亲手上有个小小的本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借给他钱的老乡的名字,后面是钱的数目。
  日子一天天滑过,赵丽主任每日早晨查房总是第一个来到小林燕的床前,每次给小林燕检查身体,赵主任总是习惯性的把听诊器放在手心搓热了再放到小林燕的胸前,每次询问病情,赵主任总是低下头面带着微笑仔细地倾听,每次小林燕病情出现反复,赵主任总是第一个赶过来查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激素的应用,药量的增减,赵主任都密密麻麻的记载在小林燕的病历本上,什莫时间减量什莫时间调整用药,赵主任都心中有数。每一次的骨穿,赵主任都亲自上阵每次都是一次成功。在赵丽主任的精心治疗和全体护士的精心照料下,小林燕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疾病得到了控制。原来一个月一次的化疗渐渐变成两个月一次,半年一次,小林燕的脸上渐渐露出笑脸,每次叫她的名字,她也总是坐在床头低着头讪讪的笑着,并不大声的搭腔。我们4个年轻一点的好朋友(王淑玉,刘丽丽,赵莹霜还有我)商量了一下,每个人从400多元的工资里各拿出一百元钱给了小林燕的父亲。小林燕病情控制以后就出院了。慢慢的,小林燕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她的情况越来越好。5年后,赵主任高兴的告诉大家,小林燕已经完全治愈了。
  后来,我们就很少再见到这对父女了,只是前年9月份,我又看见那张面色凝重的面孔,当时正在忙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寒暄,只见他匆匆走过的背影,仿佛比几年前还要瘦弱些,憔悴些,以为他只是路过,并没有多言。
  后来,碰巧一天下班路上一起回家,听到赵主任和张中利护士长的一声叹息,我才知道。原来,小林燕的父亲得了胃癌,等到打开胸腔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最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他们为了给小林燕治病借乡亲的钱至今还未完全还清,而他又得了癌症。为了15000元的住院费,全家人商量了很久,实在没有再能借的钱,实在没有再能张开的嘴了,后来还是当了小学老师的小林燕的姐姐凑了钱出来先住进了心胸外科。我才知道,赵主任和张中利护士长每个人都拿出了1000元钱送给了小林燕的父亲,这2000元钱就是小林燕的父亲唯一能给自己交出来的住院的费用。他住院期间主任护士长多次看望,并告诉友邻科室多多照顾这个善良可怜的老人。
  那一刹那,我的心有些感动,赵主任任职10年以来,兢兢业业,业务能力强 ,领导能力突出,最具先锋表率作用,最具公正性,她领导下的科室医护凝聚力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赵主任为了科室的前途和利益高瞻远瞩,设立明确的目标,几年来,先后在2000年设立儿童输液室,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开展雨林儿童学习发展障碍训练室,又在2001年开展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7年又扩建病房,增加床单位,设立脑瘫康复中心。把儿科一步步做大做强,我们科室连续几年成为门诊收容最多的科室,连续几年成为地方出院人数最多的科室,连续几年成为医院经济增长最快地科室,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利润赢得很大的效益。赵主任以良好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了患儿家长的好评和尊重。为了给病人节省开支,她给病人用最有效的药而不是最贵的药品,为了抢救危重病人,赵主任不分昼夜无论早晚,只要有重病人,赵主任永远是最后一个离开科室下班,只要有重病人,赵主任绝对是第一个来到病人床前观察病情变化。几年来,从她手中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她没有收到过鲜花和掌声,但她赢得了患儿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几年来,她没有休过一天年休假,每天清晨8点钟,你总能在儿科病房看见她忙碌穿梭的身影,她的头脑里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她的心中只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希望孩子早日康复的患儿家长期盼的双眸。
  我很庆幸,我工作在这样一个集体,有这样以身作则的领导,我很骄傲,我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我很自豪,我们工作辛苦却满足;我很欣慰,并且期待着,在改革开放的30年的今天,我们在医院各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在赵丽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儿科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我期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国医》热播的文化思考

上一篇:

长海医院举办“戒烟我先行”的大型义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