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健康的背后是文化

2018-12-06 14:42:28浏览:1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写下本文缘于两件事:   ——去年,某报刊载了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一条批示:“13亿人的健康不能光靠吃药打针,要重心下移、关口
写下本文缘于两件事:

  ——去年,某报刊载了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一条批示:“13亿人的健康不能光靠吃药打针,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好健康促进工作。” 这是条事关医疗发展方向的批示,却也震动了我这个老“药人”。实话说,我也常常这样忧思:难道国人的健康只能仰仗于医药吗?据此,我和一位记者一起曾采写了一篇题为“什么是好药”的文章,介绍了多位药学专家对“好药”的看法。专家说,世界各国都没有“好药”这个定义,至于药品使用后的效果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

  ——2003年,一位女专家在一次小型交流会上发言说:“现在,许多医学专家的手术做得确实很漂亮,但恰恰是太多的漂亮手术把许多患者的器官给切掉了。像这样切来切去,一个个完整的人都成了残废人。专家与其动辄给病人做手术,不如抽出一些精力,教育人们提高健康意识,搞好健康管理。”作为参会成员,我很钦佩这位女专家的自省:医学手术不等于大众健康。

  上述两件事让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大众健康不能只仰仗于吃药、打针、做手术,那么,健康的“他山之石”究竟在哪里?经过一番探究,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答案:健康的背后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辞书有释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推论,与健康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叫健康文化。更通俗地说,人们吃的药、打的针就是健康的物质财富,而健康意识和健康措施则是健康的精神财富。后者包括健身运动、健康饮食、健康管理和良好心态等内容。遗憾的是,当今很多人,家中堆积着各种各样的治疗药品和保健品,但健康文化却相当贫乏。诚然,在人与疾病的对抗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重要性仅仅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而已。即是说,医药的作用是被动的、单一的、滞后的。健康文化则不同,其作用是主动的、多元的、超前的,是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原动力。历史上的众多文化圣贤,诸如孔子、孟子、庄子和姜太公等,既健康又长寿,凭的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健康文化。

  就说孔子吧,他青年时代喜欢射箭,并且是射坛高手,及至中年和壮年,他经常周游列国,练就出一双强健的腿脚和一副硬朗的身板。此外,他还有两点是十分可贵的:一是他一生酷爱读书,所摄取的知识为他修身养性并获得健康效果产生了巨大作用;再就是他长期与弟子们同探究、同娱乐、同巡游,这使他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状态。可见,孔子的一生是动静结合、文武结合的一生,所以他活了73岁,这样的寿数在战乱不断的春秋时代是少见的。

  又比如商末周初时期的姜太公,他曾长期与青山做伴,于水边垂钓,特别是他的那份豁达与飘逸,绝非常人所能企及。凭此好山好水好心情,他活了113岁(一说活了130多岁)。如此高寿,即使在医学发达的当今时代也属奇迹。如出一辙的是,活跃在当今书画界、考古界,特别是国学界的大师们,大多是健康长寿之人。人们在仰慕他们的学识与智慧的同时,也叹服他们的“不老松”状态。他们的奥秘是什么?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堪称注解。他说:文化介入到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如日中天,硕果累累。我冒昧地把这话作一番引申——当人们把文化介入到健康领域时,则人们的健康状况就如日中天,就硕果累累(健康且长寿)。

  或许有人会问:在一些偏远乡村,很多农民的文化层次不高,有的甚至目不识丁,却为什么能健康长寿?其原因是,他们身上具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勤劳俭朴、顺其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的品行与习惯,这也是一种文化。而恰恰是这种非文字化的文化,使他们各自拥有一个没有形状的、珍藏百药的“药铺”,这为他们健身、疗疾、延年发挥着巨大作用。读者朋友,您认为呢?

  (北京  肖忠武)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女性囤积脂肪进化使然

上一篇:

说出你的快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