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三阶梯诊断到位不容易

2018-12-13 12:56:38浏览:70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戴淑真   “版主在线”栏目中李慧玲版主发出的“走出宫颈病变诊治误区”倡议得到医生们的支持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主任 戴淑真 
 
  “版主在线”栏目中李慧玲版主发出的“走出宫颈病变诊治误区”倡议得到医生们的支持,一些专家也加入讨论。如戴淑真主任认为,宫颈病变诊治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很多医生做得并不好。究其原因,多数因为在遵循规范、注重细节或个体化处理等方面做得不到位。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致宫颈癌发生。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需要9~25年。医生应该告诉HPV阳性而其他指标均正常的女性:70%~80%的妇女一生中会感染到HPV。HPV可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感染了HPV不能算是患病,只有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才须治疗。宫颈癌是HPV感染非常少见的并发症。

  

  妇产科医生要做到规范化处理宫颈癌筛查和诊治,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强调和说明。

  一是宫颈病变“三阶梯”(即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中要注意把握细节;二是对于宫颈疾病筛查结果的临床处理应该规范化。只有富于责任心,“三阶梯”每一步都做到位,才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细胞学联合检测已取代巴氏涂片

  应该提倡应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HPV(HR-HPV)检测方法,摒弃巴氏涂片。目前宫颈癌的筛查方案基本成熟。TCT联合HR-HPV检测为当前宫颈病变筛查的最佳方案,但是许多医院和临床医生却还在应用巴氏涂片。

  巴氏涂片检查“是成功的也是可悲的”。它有较高的假阴性,假阴性中有50%~60%是由于取材不当或标本不足造成的,从而造成漏诊漏治。与巴氏细胞学涂片技术相比,液基细胞学使发现低度和高度病变的敏感度提高了10%~15%。而且TBS系统的应用使诊断术语更加规范和一致,为各种癌前病变提供的标准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处理方式。

  临床工作中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提高TCT诊断的准确率。应选取月经正常妇女的月经来潮后10~18天为最佳检查时间,告知病人检查前48小时内不做阴道冲洗,不用阴道药物,最好不要行性生活。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提高是以繁琐而严密的临床工作为基础的。另外细胞病理学医生的培养非常重要,细胞病理学家的诊断水平决定着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测有“含金量”

  在细胞学发现异常后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图像的解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影响诊断和活检部位的选择;操作者的培训也是保证检查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组织学诊断是诊断宫颈疾病的最终依据,它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临床处理的正确性。活检取材最好在阴道镜下定点获得。取宫颈活检应该注意活检部位的选取,在可疑区域和碘不着色区域选取,对于年龄大者注意取材部位不要太靠外。因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易发生于移行带区域,且更易于向宫颈管生长,宫颈病变易于浸润间质。也有临床医师担心出血,致使活检太过表浅、深度不够而影响结果。

  临床变化多样考验医师水平

  在宫颈疾病筛查过程中,如何规范化地处理筛查结果?笔者认为,必须遵循诊治原则、注重细节,避免过度诊断、过度治疗。

  规范化诊疗流程已经出台,临床医师无论处理何种临床病例,都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诊疗标准做,杜绝按经验办事。

  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要注重细节,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注重个体化。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诊治过程中,患者年龄不同、受依从性和随访条件影响、对生育有不同需求、液基学结果和HPV量值不同,加之医院医疗设备、医师诊治水平和手段存在差异等,造成临床病例复杂多样,需临床医师综合考虑作出决策。

  比如,对于细胞学检查阴性但高危型HPV 检测持续阳性的高龄患者应高度重视。由于绝经后鳞柱交接部受激素水平影响而内移,绝经后HPV 感染是宫颈内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我院资料数据表明, 2008年7月~2009年7月年龄在40岁以上,特别是45岁以上,HPV 高负荷量、TCT检查结果无异常、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CINⅠ(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者,其中6例行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为CINⅡ(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或CINⅢ(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其中一例为浸润癌。所以对此类病人应慎重处理,不要轻易“放过”。

  面对繁重的临床工作、大量宫颈癌筛查病人和各种复杂临床病例,只有行医态度严谨、理论知识扎实、善于思考总结的医生,才能作出正确的临床判断,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特约记者杨  凤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有他在,我们就有安全感”

上一篇:

与死神抢夺生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