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胜江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第三军医大学先后派出7支医疗队、14支卫生防疫队、1支心理救助队、1支物资保障分队,共410名救援队员,奔赴灾区一线,努力抢救受灾群众,在震后的废墟上托起生命的希望。截至6月26日,该校医疗队已累计救治伤病员20542人,收治3364人,开展手术908台,后送伤员1769人。
当笔者走近这所英雄的学校,回顾他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历程时,感到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启示一:只有始终保持政治建设不放松,在祖国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才能够豁得出。
该校医疗队在这次抗灾救援行动中,之所以能够行动迅速、英勇顽强、表现出色,从根本上讲,就是始终注重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功能,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该校始终把强有力的政治工作贯穿于抗震救灾斗争全方位、全过程。他们在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在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并在每支医疗队配备了政治教导员,在第一时间作出向医疗队学习的决定,开展了火线入党、重温誓词、立功创模等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他们派出记者深入救治现场采写稿件,在军内外媒体广泛宣传医疗队员们的感人事迹,并开展了战地党课、战地团日、战地文化等活动,提高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成立由政治教导员任书记、师团职干部和专家教授骨干为支委的临时党支部,组成了党小组和党员突击队,队伍行进在哪里,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障。
启示二:只有始终保持优良传统不放松,在祖国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才能够过得硬。
第三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军医大学。“求实、创新、勤奋、献身”的八字校风,展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三医大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正是有了这样的传统、这样的精神,人们才会在一次次的重大行动中看到三医大人的身影。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等作战过程中,该校都派遣了多支医疗队奔赴前线支援作战,并在前方后方救治、收治了大批伤员。在2003年的抗SARS斗争中,该校紧急派出72名医疗、预防、护理骨干驰援北京;在今年年初的抗雪救灾行动中,该校又派出了34名应急医疗队员在大年三十紧急奔赴贵州铜仁灾区。
正是有了这样的传统和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才有了全校7000多人递交请战书,王登高、赵先柱、张朝宁等军职领导身先士卒,专家教授纷纷请战,奔赴一线战斗;才有了168万元特殊党费,220万元爱心捐款,20万毫升无偿献出的血液,一次次送往灾区。
启示三:只有始终保持应急建设不放松,在祖国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冲得上。
震后不到10分钟,启动平转“战”机制。震后3个小时,第一支医疗小组紧急出动,驰援灾区。5月12日晚11时起,不到48个小时内,又连续派出7支医疗队,为在震后72个小时“黄金救治时间”内抢救更多生命赢得了主动。
对一所军医大学来讲,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这所以军事医学特色鲜明著称的军医大学,不仅建立了一整套从理论、技术到装具完整配套的,以大规模战创伤、自然灾害伤救治为重点的军事医学创新体系,确立了“快速检伤、分类救治、逐级后送”的大规模战伤、重大自然灾害伤救治原则;而且有一整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卫勤保障专家库,有多支随时都保持齐装满员的应急机动医疗队和应急分队,在平时,他们要接受苛刻的野外拉动、军事技能、紧急救治、野战手术、收容后送等全方位应急训练,形成了很强的应急能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一旦有事,随时可以拉得出、救得下的队伍。
启示四:只有始终保持教育训练不放松,在祖国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才能够用得上。
近年来,该校着眼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开设了15门军事医学课程,编写了我军军事医学演习首部教范,并不断整合训练模块、创新训练方法,突出三军联勤背景下的一体化训练,走出了与部队联战联训的路子,大大提高了机动卫勤力量的整体实战保障能力。
如今,该校所有的专业技术干部都要定期参加各个层次的培训,并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岗位大练兵。应急机动卫勤力量的队员们,除了常年坚持专业技能和军事体能训练,每年还要定期参加复杂条件下的卫勤综合演练和机动卫勤力量保障演练,并模拟在行进的列车上等运动状态和野战恶劣条件下展开紧急救治。即使在每年的学校运动会上,也专门设置了急救转运、负重接力等特别项目。
良好的训练,使从都江堰徒步行军10多个小时,还有水陆并进强入映秀的100多名队员,包括20多名女队员,在余震接二连三、个人负重30公斤以上、一路险象环生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掉队的。良好的训练,使该校医疗队员无论在余震不断的时段中,还是在条件恶劣的环境里,都能及时展开现场救治,对危重伤员实施救命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