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医学人文:精神还是技能

2018-12-13 13:03:41浏览:5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   当前,“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等名词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医学人文学科的兴起,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张大庆 
 
  当前,“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等名词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医学人文学科的兴起,既非文人学士的附庸风雅,也非书斋里的思辨清谈,而是置身于医学技术发展浪潮中的人们,亟须辨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设法摆脱缠绕自身困惑的尝试。

  医学人文精神淡薄有深层次原因

  国内外医学界对医学人文精神淡薄的深层次原因已有共识,即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兴起的“技术至上主义”,是导致医学人文传统出现断裂的内在原因。消除疾病而不是治疗病人成为医学的主要目标。于是,医生对患者往往只注意“病”而忘记“人”。因为医生们相信,如果躯体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迅速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时间埋头于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与病人交谈。医院的操作程序也很少关注病人的感受。医学已经从交谈的艺术变成了沉默的技术,甚至患者的知情同意显示出来的也是医生的“技巧”。

  忽视医学人文课程是导致医学人文精神淡薄的教育方面的原因。在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关注的是不断深入的医学科学和临床课程,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则与医学关系不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引起的一系列社会、伦理、法律问题的出现,医学教育中人文学科的价值才再次得到强调。

  将卫生体制改革简化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医学人文精神被忽视的体制原因。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适的人类关怀。就医学领域而言,医学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让患者得到尊重,让生命得到呵护。具体到医疗卫生体制和相关政策上,医学的人文精神应体现为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和使用医疗资源。因此,我们强调医学人文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应关注医疗卫生的制度安排、医务人员的全面培养以及对医疗技术的深层反思。

  单纯运用沟通技巧堪称“伪善”

  我国医务界已经意识到医学人文是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并开始加强医学人文的教育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从其培训内容看,有肢体语言训练、医患沟通基础理论及评价技术、对患者进行面谈诊断的技能、与患者共同制订治疗计划的技能、在危急情况下进行沟通的技能、向患者通告坏消息的艺术、个人管理技能与团队合作、处理人际冲突、医师社会化技能等。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互换、观摩学习等开放式学习方式,试图帮助广大医师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应当说,这种尝试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引进美国推广执业技能的做法。在美国,已有很多医学人文学者认为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太过明显,似乎更倾向于强调“做一个不违规的医生”,而偏离了“让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医学人文核心方向。

  事实上,医学人文教育分为工具和价值两个层面。工具层面包括现在人们最关注的医患沟通、医学法规和伦理准则。但是,仅停留于工具层面,只关注技能培训是不够的。临床医生沟通技巧好、法律上不犯规、情理上不违背伦理,都不能代表医生是真正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人文精神强调心与心的交流,单纯运用沟通技巧堪称“伪善”,并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对于医学人文教育来说,更需要从价值层面思考,从整体角度去理解生命、理解健康、理解医学,懂得综合考虑病情、风险以及长期的生命质量,真正对患者负责。因此,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不只是在沟通技巧的工具层面,还应提升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的价值层面。

  熏陶比上课更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对医生来说,有些问题是必须思考的:为什么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因为医生职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选择它就意味着奉献。一名高素质的医生,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也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善良正直,富于爱心。医学教育家奥斯勒曾说过,在患者最危急的时刻,医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这种人文关怀精神,是每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都应当领悟和具备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虽然掌握技术层面的内容很重要,但认识到对患者关爱的态度才是从古至今始终不变的内容。

  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生课程表上增添医学伦理课、医学心理课那么简单,还需要从医生队伍、教师队伍的实践做起,并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实现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我认为,强调医学人文教育并不一定要增加人文社科课时,医学人文重在教育而不在教学,熏陶比上课更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强调一种思路,即“不要争夺课时”,“不要认为重视就等于加课”,而是力争把人文情操、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整个医学生的教育里面。

  效果的确如此。当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时亲临贫困地区做卫生服务社会调查,在了解中国的社会民情、感受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之后,他们再次讨论自己的职业设计时,那份从医的责任感比单纯授课、背诵条文要深刻得多。目前,我们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尝试以案例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自觉地体会医学的人文价值,比如在器官移植、临终病症处理中,带教老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利益,用最适合的方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医生要能理解病人的文化和语言

  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图尔明认为,临床知识也是文化知识,医患之间需要共享关于症状的意义、行为和病因学的理解,这在病人与医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而且还需要他们能理解与之相对应的病人的文化与语言,理解治疗对于病人的价值和意义。更进一步来说,医学人文的目的就是使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医学的内涵、思想和观念,看到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更深入地思考重塑医学目的和价值的正途。若简单地将医学人文归结为执业技能训练,可能是舍本逐末,欲速则不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肺癌发病率还要上升二三十年

上一篇:

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要有自身特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